Workflow
仓储式会员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外卖员的一天
虎嗅APP· 2025-11-05 21:25
即时配送行业运营模式 - 骑手通过APP进行线上管理,包括开工打卡、接单和上传工装头盔自拍等操作 [8] - 系统采用强配单模式,骑手在排队等待后由系统分配订单,常出现订单区域不理想或被迫接受多单的情况 [11][47] - 配送站点实行严格的KPI考核,如履约率,订单超时8分钟以上即被记为超履约,影响站点业绩 [45] 骑手工作状态与挑战 - 骑手每日工作时长可达16小时,完成配送64单,工作强度极大 [76] - 配送货物重量大,单件商品重量上限为30公斤,电动车常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40][43] - 骑手面临多种职业风险,包括交通违规罚款、货物破损需自行赔偿、顾客投诉导致高额罚金(如虚假签收一次处罚500元)以及身体劳损 [17][26][36] 配送效率与路线优化策略 - 骑手通过经验积累优化配送路线,例如选择布龙路高架桥替代地面道路以节省7-8分钟时间 [51][59] - 面对小区不同的管理规则,骑手需灵活应对,如利用业主通道、与保安沟通或寻求业主帮助以提高送货效率 [28][68][72] - 订单的集中抛单行为导致骑手最后一单配送时间紧张,迫使骑手在配送过程中不断调整路线以规避超时 [21][45] 行业基础设施与成本控制 - 骑手为控制成本,选择在批发型超市购买1.9元的雪糕和通过支付宝优惠购买饮料,反映出其对日常开支的敏感度 [37][24] - 配送站点提供换电服务作为核心福利,骑手需频繁更换电动车电池以保证运营,电池电量低至20%即需更换 [20][58] - 部分高端小区(如金茂府)提供管家代收服务,极大提升了配送效率,这在此行业中较为罕见 [55] 顾客关系与服务体验 - 顾客态度两极分化,既有因等待时间而威胁投诉的顾客,也有主动提供饮料表示理解的顾客,服务质量对骑手情绪价值影响显著 [17][48] - 骑手在服务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客户沟通,一次口嗨可能招致投诉,从而带来经济损失 [64] - 送货环节易出现差错,如送错地址需返回更换货物,会额外耗费一小时并可能产生赔偿 [56]
山姆“变阵”与“扩张”
36氪· 2025-06-06 07:34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进行大区组织调整,原6个大区裂变为7个,新设江苏、浙江两大区,取消原东区建制,华东市场被拆分为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独立战区 [1] - 此次重组是迈向"效率驱动"的关键一步,管理精细化,按照零售行业管理半径标准,华东门店数量或早已超限,拆分重组势在必行 [5] - 重组激发组织活力,竞争本地化,江浙沪彻底分治,各自拥有完整决策体系 [4][5] 扩张战略 - 公司扩张速度刷新纪录,2025年原计划新增8家门店,实际进度远超预期,6月前已落地6店,全年新增门店可能达到11家,创下入华29年来的开店巅峰 [2] - 布局呈现两大特征:华东加密,上海金桥店、无锡惠山店、张家港店密集落子,江浙沪区域新店占全年计划的70%;北方破冰,西安雁塔店作为西北首店开业,终结西北地区无山姆的历史 [2][3] - 公司经历"高净值下沉"的战略转向,新店聚焦"高净值"区域,锚定"百强县"头部区域,向消费力强劲的县域市场纵深渗透 [4] 门店分布 - 截至2025年5月,上海独占7店,北京、深圳各拥4店,北方仅有北京、天津、沈阳等零星据点,郑州、青岛项目预计2026年面世 [4] - 华东区域聚集了公司近40%的门店,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 [4] - 2025年计划开业门店包括上海金桥店(浦东第三家店)、江苏张家港店(县级市第三店)、江苏无锡店(无锡第二店)、浙江温州店(浙江第七店)、陕西西安店(西北首店)、湖北武汉店(江岸区新店)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中国区销售额或超1000亿,单店运营效率堪称行业标杆,表现最佳的8家门店年销售额合计达36.7亿元,相当于传统大卖场单店业绩的7-12倍 [6] - 2025年春节销售季期间,会员费收入增长35%,2024年会员年均消费额突破万元,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贡献总营收60% [11] - 线上销售已超过总销售额的50%,超过80%的订单能在一小时内送达,平均配送时间不到40分钟 [8] 核心竞争优势 - 商品力是维系会员忠诚度的根基,SKU数量精简至4000个左右,自有品牌Member's Mark贡献约40%的销售额 [6] - 前置仓与极速达是强力加速器,全国超过500个前置仓构筑起强大的即时零售壁垒,云仓精选2000个高复购、即时消费的SKU [10] - 会员"信任"是最坚固的护城河,用户中"闭眼买不踩雷"的信任心智渗透率相当高 [11] 增长飞轮 - 公司增长本质上是"精选×效率×信任"的三元乘积,用极致商品降低决策成本,用可靠供应链保障"闭眼买"的消费信任,再用密集前置仓提升触达效率 [11] - 商品严选+极致性价比策略,得益于母公司沃尔玛全球供应链,确保品质与成本的双重控制 [8] - 大店+云仓的模式已成为开店标准,采用"先仓后店"策略,会员能提前享受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 [10] 行业竞争 - 随着千亿体量的形成,公司扩张之路面临更激烈的挑战,Costco在华东6店形成密集布防,大润发M会员商店、本土品牌fudi等新势力分食中产客群 [12] - 公司需要持续在"全球供应链与本土化敏感度"、"规模效率与区域灵活性"、"会员增长与价值纵深"中筑起更宽阔的护城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