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研

搜索文档
山东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项目推进会在滨州市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18:09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山东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项目推进会在惠民县国有沙窝林场举办 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 山东航空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1] - 项目聚焦全省林地碳计量模型的研建 旨在精准摸清森林碳家底 科学评估森林固碳增汇潜力 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3] - 滨州市国有沙窝林场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和林业科研基地 拥有良好森林资源 为碳汇监测与模型验证提供理想场所[6] 调查方法与范围 - 2023年全省碳汇调查以刺槐 白蜡两种乔木树种为主 覆盖全省范围[3] - 野外调查时间集中在生物量最大的6月底至9月初[3] - 调查采用理论+实践 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5] 项目实施要求 - 强调碳汇工作是重要林业工作 野外调查是模型研建基础 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5] - 要求成立专职机构明确职责 严格技术规范 细化方案加强培训[5] - 需明确时间进度压茬推进 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沟通[5] - 强调安全保障 全面梳理隐患做好防范预案[5] 地方支持与配合 - 滨州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资源保护[6] - 滨州市将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团队工作 为全省碳汇监测调查贡献力量[6]
绿色先锋丨金培林:科技之笔书写绿色未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30 16:19
林业科研成就 - 金培林团队成功选育"白城5号杨",该品种根系能穿透坚硬钙积层,成为吉林西部栗钙土生态修复的"当家树种",填补了栗钙土杨树良种空白 [6] - 累计引进小叶杨种质资源1500多份,建立吉林省最大小叶杨基因库,培育多个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杨树新品种 [8] - 依托科研项目申请多项新型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推动"白城5号杨"等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9] 生态修复贡献 - 在科尔沁沙地通过杨树种植筑起绿色长城,显著改善吉林西部及新疆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 [4][11] - 2022年推动吉林省西部首个林业碳交易项目实施,成为全国林业碳汇开发典型案例 [8] - 援疆期间促成吉林与新疆林业科研合作,两地引进互育种质资源,新增绿地面积 [11] 科研方法与创新 - 采用多学科交叉合作模式,联合生态学、农学专家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 [9] - 坚持实地调研,足迹遍布吉林西部万亩林地采集数据,在零下二十度严寒中持续观测 [6][8] - 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年轻科研人员参与项目并见证成果转化 [12] 行业影响力 - 科研成果在吉林西部及全国推广种植,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8] - 白城杨系列以新疆阿勒泰欧洲黑杨为亲本培育,实现种质资源异地保护 [11] -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