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

搜索文档
绿色先锋丨金培林:科技之笔书写绿色未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30 16:19
林业科研成就 - 金培林团队成功选育"白城5号杨",该品种根系能穿透坚硬钙积层,成为吉林西部栗钙土生态修复的"当家树种",填补了栗钙土杨树良种空白 [6] - 累计引进小叶杨种质资源1500多份,建立吉林省最大小叶杨基因库,培育多个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杨树新品种 [8] - 依托科研项目申请多项新型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推动"白城5号杨"等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9] 生态修复贡献 - 在科尔沁沙地通过杨树种植筑起绿色长城,显著改善吉林西部及新疆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 [4][11] - 2022年推动吉林省西部首个林业碳交易项目实施,成为全国林业碳汇开发典型案例 [8] - 援疆期间促成吉林与新疆林业科研合作,两地引进互育种质资源,新增绿地面积 [11] 科研方法与创新 - 采用多学科交叉合作模式,联合生态学、农学专家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 [9] - 坚持实地调研,足迹遍布吉林西部万亩林地采集数据,在零下二十度严寒中持续观测 [6][8] - 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年轻科研人员参与项目并见证成果转化 [12] 行业影响力 - 科研成果在吉林西部及全国推广种植,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8] - 白城杨系列以新疆阿勒泰欧洲黑杨为亲本培育,实现种质资源异地保护 [11] -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12][13]
新修订的《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鼓励开展林业碳汇交易
陕西日报· 2025-05-29 06:41
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修订 - 新修订的《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 [1] -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完善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鼓励支持开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林业碳汇交易 [1] 森林资源分类管理 - 按照生态区位和主导功能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 [2] - 公益林可在保护前提下适度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 [1] - 商品林由经营者自主经营,允许采取集约化经营措施 [1] 森林生态产业发展 - 鼓励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延长林业产业链 [1] - 推动构建多元化森林生态产业体系 [1] - 陕西省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碳汇交易处于试点阶段 [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 条例修订促进森林经营水平提升 [2] - 陕西省森林资源安全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战略 [2]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
完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08:13
其次,发展林业碳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通过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 管理,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减缓气候变化贡献力量。同时,在自愿碳市场中,林业碳汇项 目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林农收入,是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林业碳汇项目以其独 特的生态价值和减排潜力,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桥梁,对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经济社 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林业碳汇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项目的重要类型之一,更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 扩绿、增长的关键途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 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协调 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完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不仅能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和林业产业发展,更能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林业碳汇在自愿碳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首批CCER方法学涵盖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等四个领域。发展 林业碳汇项目是全国碳交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自愿碳市场建 ...
绿色引擎,还是“霸王树”?倾听桉树的声音 | 生态新方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7 12:01
桉树的经济价值 - 桉树生长迅速,5年~8年可采伐利用,是世界三大造林树种之一,为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产业提供充足原料 [2] - 在广西形成种苗、种植、专用肥料、管护到采伐、加工到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全产业链,成为林业万亿产值的当家树种与重要支柱 [2] - 桉树产业链规模达数千亿元,为百万从业者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4] - 桉树以占全国森林面积2%的林地,年产木材超3000万立方米,贡献全国超过30%的木材产量,极大缓解天然林砍伐压力 [5] 桉树的生态价值 - 桉树人工林日均净固定二氧化碳为每平方米11克,年均固碳量达每公顷10.9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7] - 桉树根系分布于0厘米~200厘米土层,在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时不吸收地下水 [8] - 桉树合成1千克干物质仅需510升水,显著低于黄檀(1323升)、针叶树(1538升)等树种 [8] - 主栽品种尾巨桉人工林年蒸腾量占降水量33.6%,旱季虽升至82.5%,但仍处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范围内 [8] - 桉树人工林周边年降水量增加152.5毫米,蒸发量减少75.3毫米,林内小气候得到改善 [9] 桉树的科学经营 - 延长轮伐期、培育大径材可提高桉树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30% [9] - 桉树与灰木莲等树种混交可提升土壤质量:有机碳含量增加15%,全氮含量提升12%,磷素有效性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提高212% [9] - 科学经营区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多达142种,生物多样性随林龄增长提升37% [9] - 推广"桉树+闽楠""桉树+相思"等混交模式使土壤侵蚀量降低30%,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增加40% [13] - 广西延长采伐周期至7年~9年,2023年有机肥施用量达2万吨,较2020年增长566%,化肥使用强度下降45% [13] 桉树的产业现状 - 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35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 [1] - 桉树人工林每公顷年产材量从早期的7立方米提升至15立方米,经营条件较好的在25立方米以上 [13] - 2025年将完成100万亩纯林改培,建设50个碳汇监测基地 [13] - 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木材进口下降37%,俄罗斯2022年的原木出口禁令加剧木材供应压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