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标准物质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5-31 21:52
标准物质行业概述 - 标准物质作为分析测量行业的"量具",在校准仪器、评价方法、质量控制等领域不可或缺 [1] - 具有特性稳定、均匀性高、量值可溯源至国际单位等六大核心特点 [7] - 产业链上游为高纯度化学品/生物样本等原材料,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覆盖制药/食品检测/半导体等应用 [8][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标准物质市场规模预计达41.58亿元,2019-2024年CAGR为6.67% [13][14] - 环境与食品、医药与临床等民生相关细分领域增长最快 [13] -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4264.8亿元,2018-2023年CAGR达10.53% [11][12] 竞争格局 - 行业三大竞争者:各国官方检测机构(如NIST)、国际集团(如Merck)、本土企业(如坛墨质检) [15][17] - 本土企业坛墨质检2024年营收1.92亿元,标准物质业务占比97.48% [18][19] - 国内企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质量与国际接轨 [15] 区域与产业链分析 - 华北/华东等区域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34] - 上游原材料技术壁垒高,下游检测行业受政策推动持续扩容 [8][11] 未来趋势 - 2025-2031年行业技术方向聚焦提纯工艺与计量学创新 [35] - 预计产能/需求量/市场规模将保持6%以上复合增速 [35][37] 研究方法 - 采用SCP/SWOT/PEST等模型,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 [2][4] - 数据来源包括一手调研与二手资料清洗 [25]
2025年中国标准物质行业概述、市场规模及整体发展形势研判:新的生产者和国产标准物质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规模仍保持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33
标准物质行业定义及特性 - 标准物质是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特性的物质,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在化学、生物、环境、医药等领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2] - 标准物质是科学服务行业的子行业,其特性包括准确性、均匀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是科研、工业及质量控制领域的基准工具 [2] 标准物质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标准物质市场规模达41.58亿元,较2020年的33.16亿元增长25.4%,预计2025年将增至44.21亿元 [4][6] - 环境和食品标准物质占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规模26.59亿元(占比超60%),2025年有望达28.35亿元 [6] - 行业快速发展,国产标准物质生产者和产品数量持续增加,满足多样化需求 [1][4] 标准物质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高纯度化学试剂、生物原料、稳定同位素、精密仪器及包装材料供应商 [8] - 中游为标准物质研发生产,下游为检验检测行业,应用于医药、环境、食品安全等领域 [8] - 2024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约55705家,经营收入4781.13亿元,推动标准物质需求增长 [10] 标准物质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三大竞争者:各国官方检测机构、国际集团公司(如NIST、IRMM)、中国本土企业(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坛墨质检) [15][16] - 本土民营企业包括坛墨质检(产品50万余种)、曼哈格(215个GBM(B)二级标准物质)、阿尔塔(3万余种标准物质)等 [16][18][21] - 安谱实验2023年营收5.19亿元(净利润0.56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2.69亿元(净利润0.28亿元) [19] 标准物质行业发展趋势 - 本土标准物质体系与国际接轨,生产者和有证标准物质数量持续增加,质量显著提升 [24] - 未来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覆盖领域扩展至临床化学分析、药物成分分析、环境监测等13大领域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