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橄榄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京开幕
期货日报· 2025-06-22 16:10
产业发展现状 -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举措 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之策[1] - 帮扶产业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品牌培育初见成效 联农带农机制逐步健全[1] - 多数帮扶产业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 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存在不少短板弱项[2] 产业发展方向 - 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集中资源 集成要素 集聚主体 帮助脱贫地区加快补上技术 设施 营销等产业短板[2] - 要聚焦主导产业 推进全产业链开发 坚持市场导向 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注重品牌培育 提升产品质量效益 强化联农带农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 - 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精深加工和吃干榨净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3] 重点培育产业 - 支持培育油茶 核桃 油橄榄 杂交构树和西北地区葡萄酒 青藏高原青稞牦牛 新疆南疆核桃红枣等9个产业发展[3] - 全面开展消费帮扶产品认定 丰富人民群众的米袋子 菜篮子 果盘子 油瓶子[3] 活动概况 - 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1] - 大会为期三天 共有64个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参与[3] - 同步举办金融帮扶 科技帮扶 消费帮扶3个综合论坛和油茶 核桃 油橄榄 杂交构树 葡萄酒 南疆红枣 青藏高原青稞牦牛等7个产业发展论坛[3]
书写“液体黄金”的产业发展故事(尝尝“中国新特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3 07:00
油橄榄产业发展概况 - 甘肃陇南被认证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弱碱性土壤与北纬33°地理位置完美契合,气候条件优于湿度较高地区,利于油脂积累 [7] - 油橄榄产业历经50年发展,从试验种植到产业化升级,种植面积达117.35万亩,鲜果年产量6万吨,综合产值45亿元,基地规模、产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国首位 [7] - 产业覆盖44个乡镇,带动40余万群众增收,主产区人均产业收入超4000元,被命名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武都区获"中国油橄榄之乡"称号 [7] 种植技术与品种优化 - 通过品种驯化,适生海拔从1200米提升至1600米,突破传统分布极限 [7] - 从最初引进的30个品种中淬炼出八大省级良种,包括莱星、豆果、阿尔波萨纳等,经过连续多年出油率、抗病性和丰产稳定性验证 [9] - 2022年开展航天育种合作,将油橄榄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进行空间诱变实验,并连续多年开展核辐射育种试验 [12] 生产加工与技术创新 - 橄榄油需在24小时内完成压榨,采用28摄氏度低温物理压榨技术,完整保留多酚等活性物质 [11][12] - 祥宇油橄榄公司日处理鲜果560吨,拥有3条进口冷榨线,氮气恒温储油库获评"北半球最佳储存技术",盲审评奖中获得88枚国际橄榄油大赛奖章 [11] - 成立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30余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3] 经济效益与农户收益 - 农户潘志新种植7亩油橄榄,两吨果子可稳赚两万多元,种植省力且适合留守老人参与 [8] - 礼县通过政府补贴(每亩600元)和无人机运苗技术,使种植成本降低四成,成活率显著提升 [9] - 荒山改造成效显著,礼县3.6万亩荒山变身"绿色橄榄林",6130亩新栽计划正在推进 [9] 产品特性与市场认可 - 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植物油,含橄榄苦苷、羟基酪醇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作用 [12] - 特级初榨橄榄油通过理化检测和品油师感官评审双重认证,最大程度保留活性成分 [12] - 产业创新联合体已申请专利、商标、地标等4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6篇 [13]
下山五年 悬崖村人过得怎么样
四川日报· 2025-05-12 08:30
悬崖村产业转型 - 油橄榄产业成为悬崖村最大农业收入来源 2020年首批160亩油橄榄丰产 2022年扩种150亩 2024年收获3万斤果实 计划建设加工厂实现就地加工 [16][29] - 山羊养殖规模扩大 村集体合作社年出栏量达300-400只 较搬迁前显著增长 村民在县城开设悬崖飞羊馆 月销10多只羊 推动品牌溢价 [23][25] - 2023年悬崖村人均收入1.9万元 较2019年增长3倍 油橄榄销售贡献30万元 2024年预计达40万元 [29][30] 文旅项目开发 - 天空之谷项目总投资3.3亿元 由凉山州文旅集团开发 一期2024年5月运营 包含温泉民宿、酒店等设施 试运营期间接待游客超千人 [14][16][31] - 项目用工18人中11名为本地村民 建设期日薪200元 运营后年分红不低于38万元 旅游公路贯通村落 实现5G/Wi-Fi全覆盖 [16][31] - 原村小学改造为酒店 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 莫色日洛等具备专业经验的年轻人参与管理 民宿经营者龙阿红夫妇年收入近6万元 [32][33][43] 商业模式创新 - 悬崖飞羊馆采用场景化营销 包间以合伙人老家命名 陈列老物件与照片 定价118元/斤较市场溢价 计划开发全羊宴拓展销路 [20][23][25] - 返乡青年开展直播带货 龙阿红账号粉丝超30万 线上销售土鸡、蜂蜜等农产品 结合线下民宿经营 月接待游客上千人 [43][44] - 李敏华引入标准化管理 改造民宿环境 开发蕨菜、白切鸡等新菜品 改变传统饮食结构 提升客单价 [33][43][44] 产业链延伸 - 油橄榄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 2024年计划建设加工厂 提升附加值 吸纳村民进入企业工作 [16][29] - 养殖业与餐饮业协同 合作社统一供应羊肉 餐馆反向促进养殖规模扩张 形成产销一体化 [23][25] - 文旅项目带动周边就业 村民参与建设、安保、解说等岗位 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模式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