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产业
搜索文档
什么是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如何深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9-23 08:26
试点工作概况 -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自2018年启动,覆盖工业城市、旅游景区、乡村生态区等多类型区域 [1] - 试点工作内容包括建立区域高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与评估、推动风险分区分级管控 [1] - 试点地区在制度构建、理念融入、公众参与等方面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经验 [1] 试点工作挑战 - 环境健康管理工作与普通群众的日常健康体验存在脱节,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 [2] - 跨部门协同不足,涉及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住建、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不畅 [2] - 长效化机制不健全,试点工作多依靠专项资金支持,试点期满后缺乏持续推进的明确机制 [2] - 各试点地区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差异较大,缺乏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差异化试点模式和实施路径 [3] - 公众对环境健康认知有限,素养普遍不高,管理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生态产品、服务产品的路径不清晰 [3] 深化试点工作建议 - 完善环境健康管理政策体系,出台指导性文件,建立健全法规标准,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 [4] - 建立环境健康试点工作长效机制,将管理纳入地方政府常规工作,建立常态化资金投入机制并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4] - 加强环境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建立管理专家库 [4] - 构建"科研成果—生态产品—健康服务"转化体系,将专业评估结果转化为面向公众的健康服务产品 [5] - 系统开发具有健康属性的生态产品,包括森林康养、气候疗养等特色旅游产品,建立"土壤—产品—人体健康"关联认证体系 [5] - 通过税收优惠、投融资支持等政策扶持打造环境健康龙头企业,完善区域特色环境健康标识认证体系 [5] 产业发展与差异化路径 - 创新发展"环境健康+"产业融合模式,打造融合环境健康理念的生态文旅精品线路,开发如森林浴、负氧离子体验等体验产品 [6] - 建设环境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培育环境健康文旅品牌,塑造地区特色形象 [6] - 针对工业城市制定差异化方案,重点关注污染减排与健康风险防控,完善环境健康风险预警系统 [6] - 生态旅游区着力发展"环境健康+文旅"模式,深入挖掘生态环境的健康价值,打造健康旅居目的地 [6] - 农业区域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环境健康监管体系 [6] 公众参与与素养提升 - 创新环境健康科普教育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知识传播平台,建设体验式科普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7] -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境健康管理的渠道和机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风险监督和行动 [7] - 将环境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青少年环境健康意识,实施社区环境健康评估与干预项目 [7] - 环境健康工作与"健康中国"战略深度绑定,实现目标协同与行动联动,例如响应《2025年全民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计划》等专项计划 [7]
浙江发文推进全国首个省域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
国际金融报· 2025-07-03 13:57
浙江省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方案 - 浙江省发布《浙江省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方案》,明确2027年和2030年目标 [1] - 到2027年目标包括:基本建立省域环境健康管理体系 环境健康友好指数提高5% 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提升3个百分点 培育10个环境健康友好产业标杆品牌 [1] - 到2030年目标包括:完善环境健康管理体系 发展环境健康友好产业 普及环境健康友好理念 成为国际影响力展示窗口 [1] -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构建管理制度和标准评价体系 开展环境健康体检和管控 强化监测预警 提升空气和水环境质量 保障农用地安全 治理新污染物 [1] - 产业相关措施包括:夯实友好产业发展基础 加大产品供给培育 激活消费活力 打造健康宜居环境 提升国际影响力 [1]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进展 -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省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3年提升 [2] - 生态环境部同意浙江省开展创新区建设 已启动多领域试点工作 [2] - 正在推进的重点任务包括:编制产业指导意见 建设项目储备库 构建数智化管理平台 [2] - 已下拨近3000万元资金支持环境健康相关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