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艺术

搜索文档
全国不到100人的冷门行业,这个湖南姑娘成了行业高手
36氪· 2025-07-04 09:29
行业概况 - 中国从事吹制玻璃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足10人,个人工作室自建吹制窑炉的实践者覃钰玲是国内第一人[3][12] - 玻璃艺术行业在国内处于高度小众状态,缺乏成熟的设备供应链和原料供应商体系[16] - 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American Studio Glass Movement)作为20世纪中期的艺术革新运动,打破了传统工厂依赖模式[12] 商业模式 - 初创资金来源于6万元借款,用于租用厂房、采购材料及搭建工作室[1][12] - 收入来源包括玻璃日用器物、首饰制作及装置艺术展览,近期举办《壁虎断尾与困在老城区的人》个展[19][21] - 成本控制采用二手家具改造、自制展架等方式,实现工作室设备自给自足[19] 技术工艺 - 吹制窑炉需保持1000℃以上高温环境,火枪进气比、腔体比例等参数需精密控制[16][17] - 掌握吹制、铸造、灯工、窗花玻璃、蓝晒等多元技术,单日最大工作时长10小时[17][19] - 独创"封存记忆"技法:将白蚁蛀蚀的摇椅部件浇铸玻璃保存,灰烬永久固化于玻璃中[33] 产品创新 - 《照片系列——剧院》采用蓝晒工艺将老照片转印至玻璃,未封层设计使影像随岁月自然消逝[31] - 《宿舍区门口》融合灯工玻璃与水泥基底,模拟水生苔藓生态[31] - 《蓝色花瓶》《蓝色书包》等装置复刻90年代家庭场景,玻璃材质重构集体记忆[41][43] 市场拓展 - 作品曾参展东京都美术馆、上海玻璃博物馆、英国NORTH LANDS CREATIVE等国际机构[3] - 景德镇老厂房改造的展览空间,通过建筑历史感强化作品叙事[28] - 创作主题聚焦地域文化记忆,如湖南常德棉纺厂、梨田自然观察等地域元素[26][35] 运营挑战 - 原料采购需跨省考察(如山东淄博玻璃工厂),供应链建设存在地域壁垒[16] - 高温作业环境下单日产能受限于体力消耗,夏季工作条件尤为严苛[17] - 艺术创作与商业变现需持续平衡,现阶段通过承接定制订单维持运营[59][62]
玻璃艺术闪华彩 展促业兴启新篇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46
玻璃艺术行业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已成为全国知名、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性行业展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攀升,见证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新时代的成长与蜕变 [5] - 博览会上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争奇斗艳,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碰撞,新材质、新技法与新场景的应用得到大力推广,形成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繁荣景象 [5] - 博览会同期举办的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深度探讨玻璃艺术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空间及与其他艺术形式跨界融合,为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6] - 博览会促进玻璃艺术的交流合作,帮助艺术家与收藏家、艺术机构、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室内装饰、建筑空间设计等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6] 大连玻璃艺术 - 大连玻璃艺术的制造历史可追溯到1917年,已形成以彩色艺术玻璃为载体,以艺术家情感、理想、意念为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7] - 大连水晶艺术玻璃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锐意创新,优化改良传统玻璃吹制流程,新发明玻璃镂空工艺,解决多色套皮工艺的吹制与车刻难题,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7] - 大连玻璃艺术广泛应用于装饰艺术品、建筑装饰、日用器皿等领域 [7] 李光华大师作品 - 李光华大师的作品《和谐·龙》《根深业茂》入选"大师工匠精品展",《海幻》《百财》《花中君子》《玉兔报喜》等最新创作的玻璃艺术作品赢得现场专家学者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2] - 《海幻》整体为口袋形状,选用蓝绿两种颜色,通过手工磨刻的波纹展现波光粼粼的艺术效果 [8] - 《百财》采用手工吹制与热塑工艺打造,金红色调热烈而浓郁,不规则的线条与起伏的造型展现火焰般的蓬勃生机 [8] - 《花中君子》色泽如同祖母绿宝石,口部呈锯齿状,瓶身满布花团锦簇之纹,明暗相衬似有光影流动 [8] - 《玉兔报喜》将纯手工雕琢、非遗玻璃吹制技艺、玻璃喷砂工艺结合,周身金红熠熠,满溢祥瑞华贵之气 [8] 博览会作用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玻璃艺术的传播搭建优质平台,为玻璃艺术的发展带来多维度深远影响 [6] - 博览会为玻璃艺术架起发展的桥梁,将玻璃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全方位推动玻璃艺术发展 [9] - 博览会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创新源泉和竞艺舞台,对传统玻璃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