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甘蔗种植与育种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甜蜜地图”
广西日报· 2025-11-11 10:09
文章核心观点 - 广西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高质量现代栽培种甘蔗基因组图谱,被誉为“甜蜜地图”,该成果在甘蔗遗传育种领域具有重大突破意义,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甘蔗新品种提供了精准的科学指导 [1][3] - 基于基因组图谱的指导,甘蔗新品种“桂柳1541”在产量、宿根性、蔗茎品质等方面表现优异,并已在广西全区推广种植 [1][4] - 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甘蔗科研,通过智慧农业大语言模型平台优化遗传分析算法,进一步提升精准育种效率 [4] 技术突破与科学价值 - 研究成果于2025年1月发表在世界遗传学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上,被学界评价为“组装出了迄今为止最高质量的异源同源非整倍体超复杂现代栽培甘蔗完整基因组” [1] - 该技术突破解决了困扰全球科研同行数十年的难题,其方法学创新体现在通过频谱分析结合细胞遗传学证据,将甘蔗高度相似的基因组区分、拆分,再进行高精度拼装、锚定、定向与整合 [3] - 我国90%以上的第四代、第五代甘蔗主栽品种均以“新台糖22号”为亲本培育而来,其基因图谱的解析能更清晰地定位抗病、抗旱、高糖等关键基因 [2] 产业应用与推广成效 - 新品种“桂柳1541”的优质、高产等指标达到预期,其选育专家卢文祥因此荣膺2025年“八桂楷模” [1][4] -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产区和蔗糖生产基地,是保障中国食糖安全的核心阵地,该成果有助于将中国的“糖罐子”端得更稳更牢 [1] - 团队将研究成果同步应用于育种实践,为后续培育更多优良甘蔗新品种提供支撑 [3] 技术融合与未来方向 - 广西大学于2025年2月自主研发了一套智慧农业大语言模型平台,整合了260多万篇生物学与农学论文,能辅助科研人员检索文献、梳理思路及处理基因测序结果 [4] - 团队正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多倍体的遗传分析算法,旨在将“甜蜜地图”描绘得更细更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