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应用开发
icon
搜索文档
手机里的“技术霸凌”:开屏广告为何成了失控地带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9:37
移动互联网广告乱象 - 57款违规应用及SDK因"信息窗口乱跳转、无法关闭"等问题被工信部通报[1] - 主流APP存在开屏广告秒跳电商页面、缴费页面确认按键隐蔽难寻、伪装图片广告一碰即跳转等现象[3] - "步多多"APP广告跳转灵敏度极高,出现打开即连环跳转且无法关闭的情况[3] - 社交媒体上"每天手机跳转到购物APP一万次"等吐槽频发,跳转广告常伴随隐蔽关闭按钮、默认勾选支付等诱导性设计[3] 广告技术生态 - "摇一摇"广告投放成本低但转化率高,1000次展示中10次转化即被视为划算[4] - 广告SDK作为工具包可自动植入各类广告,网络上有大量面向中小开发者的"APP躺着赚钱"秘籍[4] - 激励视频广告收益最高,1万日活APP预估月收益可达15万元,较无广告模式最高提升200%[5][6] - 无锡某公司提供从APP定制开发到广告接入的一站式服务,声称"广中广"广告技术门槛低[5][6] 行业监管现状 - 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互联网普及率78.6%,但广告跳转乱象成为"反复性炎症"[6] -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要求信息窗口跳转需用户明确同意,但违法成本低导致执行不力[6] - 法律专家指出强制弹窗、隐藏关闭按钮等技术手段剥夺用户选择自由,侵害多项权益[6] - 建议通过细化界面设计标准、建立黑名单联合惩戒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管[7]
移动应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屡禁不止 “隐私困局”如何“破局”?
环球网资讯· 2025-06-16 07:16
违规APP现状 -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65款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涉及未显著告知隐私政策、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数据、未提供有效注销功能等问题 [1] - 2024年4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已通报13款违规应用,覆盖外卖、金融、社交等多个领域 [1] - 2024年工信部通报的50款侵害用户权益APP中,27款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问题 [2] - 2023年通报的9批APP中,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情况出现143次,占比49.5% [2] 用户行为数据 - 武汉大学调研显示77.8%用户"很少或从未"阅读隐私协议,69.69%会忽略隐私协议更新提示 [3] - 主流APP隐私政策全文8000-20000字,完整阅读需耗时30分钟以上 [3] - 北京市互联网法院明确禁止以拒绝服务为由强迫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2] 行业合规挑战 - 当前已形成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构成的顶层法律框架 [4] - 法律规范与监管存在滞后性,难以匹配个人信息处理数量及情形的快速增长 [4] - 隐私合规成本高昂,包括数据安全措施调整、第三方检测、法律顾问等多项开支 [5][6] - "知情-同意"原则面临适用困境,APP技术性强且信息收集具有隐匿性 [4] 解决方案建议 - 建议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及体量的移动应用制定差异化规则标准 [7] - 企业需持续关注监管披露,明确行业合规标准,特别是处理大量敏感信息的主体 [7] - 技术层面采取数据加密、隔离存储、操作限制等措施保护用户隐私 [7] - 用户可通过识别隐私政策弹窗异常(默认勾选、字号干扰等)规避风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