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研究

搜索文档
【中国青年报】37.25公斤!又一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返回地球并交付科学家
中国青年报· 2025-05-06 10:59
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样品开展形态检测、细胞谱系分析、结构分析、多组学分析研究及进一步的 地面验证试验。包括研究力学敏感性信号途径调节空间骨质流失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人诱导多能性 干细胞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3D生长特征和干性增强的分子机制,解析人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受空 间环境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微重力环境下蛋白及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解析太空亚磁、微重力 及其复合环境对果蝇生长发育、生理功能、行为模式影响及分子机制等。相关研究结果将为人类在空间 和地面的健康保障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在空间站繁育三代的果蝇、三维立体生长的干细胞、在太空发育的小鼠早期胚胎……北京时间2025 年4月30日,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此次返回科学实验 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 因生物活性要求,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至北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 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当天晚上,该中心对返回的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进行状 态检查确认后,交付给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记者了解到,此次返回生命类 ...
涉及25个实验项目 重约37.25公斤 空间站第八批实验样品返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07:43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乘组已经顺利返回地球。此次返回的究竟有哪些太空实验样品?回来之后,又将展开哪些后续研究呢?我 们来看总台记者4月30日晚发回的最新报道。 0:00 1 样品涉及25个实验项目 重约37.25公斤 北京时间4月30日晚上,空间科学实验样品的交接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举行。这次随神舟十九号飞船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 材料科学、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25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 2 因为活性要求 生命类实验样品率先转运交付 在现场交付的实验样品,主要是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因为生物活性的特殊要求,这些样品也是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到这里,包括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人 支气管上皮细胞、人和动物早期胚胎、蛋白样品及果蝇等20类,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下行生物样品种类最多的一次。 30日晚上,空间应用中心作为科学实验总体单位,就将把这些珍贵的"太空使者"交付给各个研究课题组,供科学家们展开后续进一步地面研究。 3 跟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太空的这些果蝇,在空间站展开的是亚磁-微重力实验,也就是看果蝇在类似于月球、火星这样几乎没有磁场没有重力的条件下繁 育、生 ...
中国空间站将迎新生命体!
券商中国· 2025-03-22 22:15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迎来新生命体——涡虫,参与空间科 学实验。 据了解,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 物实验材料之一。涡虫的组织修复能力十分惊人,即使断成两截后,两边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 甚至完整的大脑,而且这种再生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研究涡虫对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利用"生命生态实验 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形态发生、生理行为的具体影响,探索空间环境影 响涡虫再生的分子基础,加深人们对再生机制的理解。 此前,两种模式动物斑马鱼和果蝇已经在中国空间站参与空间科学实验。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它的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有高达70%以上的相似度,是开展生命科学、健康 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2024年4月,神舟十八号携带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进入中国空间站开 展在轨实验。通过斑马鱼,科研人员重点研究微重力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的蛋白质造成的影响。 果蝇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模式动物,人类对果蝇开展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