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网约摩托车”各地上线后爆火,网友:越来越黑了
36氪· 2025-05-08 10:23
行业概况 - 网约摩托车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悄然兴起,满足老百姓出行刚需,因其价格低、走街穿巷灵活[6][7] - 行业存在大量违章、违法、水车、黑车等问题,摩托车高事故率是不争事实[3][4] - 行业像野草一样发展势头狂野,近期出现"摩的一下"、"搭摩行"等线上平台[7] 平台运营模式 - "摩的一下"起步价6元/2公里,每增加500米加0.8元,平台抽成10%[8][9] - "搭摩行"计价规则更复杂,分短途、长途和时长计费,特殊时段起步价在4.6-7.5元之间浮动[10][11][12] - 两家平台都规定一车限载一人,要求佩戴头盔,禁止危险驾驶[9][13] 用户评价 - 部分用户认为6元能到县城任何地方很好,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25] - 部分用户认为比网约车还贵,每增加500米0.8元[25] - 部分用户质疑平台盈利模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隐性收费[27] 安全隐患 - 摩托车事故率是汽车的几十倍[26] - 司机可能为多接单边骑车边看手机,存在安全隐患[17] - 黑摩的存在绕远路问题,乘客权益保障不足[17][19] 政策环境 - 部分城市如长沙、深圳、郑州明令禁摩[20][21] - 部分城市如乐昌相对宽松,只要求有牌证、限两人、戴头盔等[21] - 大众对合法性看法不一,有认为需参照网约车管理规定,有认为应先发展后规范[24] 市场前景 - 网约摩托车反映了县城出行市场的真实需求,火爆并非偶然[29] - 如不解决安全、价格透明、责任划分等问题,可能重蹈网约车早期乱象覆辙[29] - 部分观点认为规范比禁止更重要,可参照网约车管理模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