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一下

搜索文档
5元起步的“网约摩的”上线,平台不担责,网友炸开锅...
猿大侠· 2025-05-24 11:22
定价策略 - "摩的一下"采用分段计价:2公里内6元,超出后每500米加价0.8元 [3] - "搭摩行"实施动态起步价:常规时段2公里内5元,早晚夜间时段起步价区间为4.6-7.5元,超出部分按短途/长途/时长复合计费 [3] 市场反应 - 消费者对低价策略呈现两极分化:支持方认为价格优势显著(早高峰通勤成本降低40%+),反对方质疑安全风险与隐性成本 [5][7] - 社交平台数据显示相关话题热度分化:长沙禁摩阅读量79.3万次,反禁摩讨论量912次但阅读量达93.4万次 [8] 安全争议 - 平台宣称的安全措施包括:路线偏离预警系统 强制保险购买 司机3-6个月安全培训 初期接单量限制 [7] - 现存安全隐患包括:多地存在无牌/改装/违章车辆(郑州单次查处量达469例) 跨部门监管真空(交管与运管权责不清) [7][8] - 协议免责条款明确:头盔佩戴/超载/违章等情形下平台免责 事故责任完全转嫁司机/乘客 [9] 监管现状 - 法律适用存在争议:部分专家建议参照网约车管理办法(需三证齐全) 实际执行中70%+城市未明确管理细则 [10] - 地域政策差异显著:深圳/长沙等地执行禁摩令 三四线城市存在监管灰色地带(桂阳县承认管理困境) [7][8] 行业前景 - 目标市场定位清晰: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超60% 价格较出租车低30-50% 满足低收入群体刚性需求 [9] - 发展路径建议:先试点后规范(流量监测+算法备案) 重点突破车辆年检/驾驶员认证/平台合规三大瓶颈 [9][10]
“网约摩托车”各地上线后爆火,网友:越来越黑了
36氪· 2025-05-08 10:23
行业概况 - 网约摩托车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悄然兴起,满足老百姓出行刚需,因其价格低、走街穿巷灵活[6][7] - 行业存在大量违章、违法、水车、黑车等问题,摩托车高事故率是不争事实[3][4] - 行业像野草一样发展势头狂野,近期出现"摩的一下"、"搭摩行"等线上平台[7] 平台运营模式 - "摩的一下"起步价6元/2公里,每增加500米加0.8元,平台抽成10%[8][9] - "搭摩行"计价规则更复杂,分短途、长途和时长计费,特殊时段起步价在4.6-7.5元之间浮动[10][11][12] - 两家平台都规定一车限载一人,要求佩戴头盔,禁止危险驾驶[9][13] 用户评价 - 部分用户认为6元能到县城任何地方很好,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25] - 部分用户认为比网约车还贵,每增加500米0.8元[25] - 部分用户质疑平台盈利模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隐性收费[27] 安全隐患 - 摩托车事故率是汽车的几十倍[26] - 司机可能为多接单边骑车边看手机,存在安全隐患[17] - 黑摩的存在绕远路问题,乘客权益保障不足[17][19] 政策环境 - 部分城市如长沙、深圳、郑州明令禁摩[20][21] - 部分城市如乐昌相对宽松,只要求有牌证、限两人、戴头盔等[21] - 大众对合法性看法不一,有认为需参照网约车管理规定,有认为应先发展后规范[24] 市场前景 - 网约摩托车反映了县城出行市场的真实需求,火爆并非偶然[29] - 如不解决安全、价格透明、责任划分等问题,可能重蹈网约车早期乱象覆辙[29] - 部分观点认为规范比禁止更重要,可参照网约车管理模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