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品

搜索文档
西王食品上半年营收21.2亿元 运动营养板块将继续扩大创新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1: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 净利润亏损1857万元[1] - 毛利同比下滑主要因原料成本上涨及低毛利产品销售减少[1] - 终端客户出货量高于公司发货量[1] 植物油业务 - 玉米油市场占有率超30% 为国内最大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1] - 获得三项权威认证:全国玉米胚芽油品牌力第一/香港品质认证/最受消费者喜爱低芥酸菜籽油[1] - 完成品牌焕新与产品升级 推出新产品策略[1] 运动营养与体重管理业务 - 通过并购Iovate形成双主业布局 旗下品牌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1][2] - MuscleTech和SixStar在北美FDMC及沃尔玛渠道销售排名前列[2] - Hydroxycut为美国市场第一体重管理保健品 PurelyInspired为北美高成长植物基品牌[2] 研发与全球化战略 - 拥有100余项全球专利 设独立研发实验室及运动科学研究设施[2] - 重点拓展印度 中国 澳大利亚等增长市场[2] - 实施科技强企战略 开发基于科学的表现/代谢/健康长效营养解决方案[1][3] 产品矩阵 - 主要产品覆盖食用油 运动营养 体重管理三大品类[1] - Iovate旗下品牌形成互补矩阵:MuscleTech(标杆性补给食品) SixStar(高端运动保健品) Hydroxycut(体重管理) PurelyInspired(植物基营养)[2]
西王食品: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25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18:17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25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065.1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00万元–30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276.23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14元/股–0.025元/股,上年同期为盈利0.0377元/股 [1] 业务表现 - 公司食用油业务和运动营养品业务收入出现下滑 [1] - 线上竞品补贴及经销商调整对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1] - 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1] 行业环境 - 食用油和运动营养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1]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行业竞争压力 [1]
“苏超”火爆出圈,“粤超”、“川超”接踵而至,透露哪些信号?一文详解(附公司)
财联社· 2025-06-14 21:55
体育赛事热潮与区域联动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自5月10日开幕后吸引超18万球迷现场观赛,带动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大幅增长,多地因观赛需求升级更换场地设施[1] - 四川省体育局宣布将借鉴"苏超"经验推出"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完善赛事体系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1] - 广东省足协计划2025赛季举办16支球队参赛的"粤超"联赛,目前处于预报名阶段[1] 体育产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从2019年2.9万亿元增至3.7万亿元,CAGR达5.7%,政策支持持续强化[2] -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2025年经常锻炼人口比例达38.5%,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5万亿元[4] - 社交媒体健身相关内容作品量同比增186%,互动量增23%,带动功能性饮料等细分市场发展[4] 年轻群体健身消费特征 - 年轻人健身主要动机为控制体重(40.3%)、提高新陈代谢(39.3%)和缓解压力(29.2%)[5] - 平均每周健身3.3次,单次时长1.3小时,超半数单次超1小时,健身成为生活方式象征[5] - 74%选择"平替"健身装备,女性月均花费996.3元高于男性755.8元,多场景适配成消费关键词[6] 运动器械行业格局 - 运动器材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多元渠道,产品呈现智能化与场景化趋势[6] - 舒华体育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系统智能跑步机,实现数据互联和个性化计划制定[6] - 全球高端市场CR4达70.3%(爱康等国际品牌主导),本土企业通过OEM/ODM+自有品牌参与竞争[6] 运动营养品市场发展 - 功能饮料市场2019-2024年CAGR8.3%,运动饮料占比33%,电解质饮料因居家健身需求崛起[7][8] - 康比特电解质冲剂等本土产品凭借功能性走红,斯维诗等国际品牌主导蛋白粉品类[8] 户外服饰市场变革 - 中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从2019年539亿元增至2024年1027亿元,CAGR13.8%[9] - 国产品牌增速17.8%超国际品牌12.1%,线上渠道占比从29%提升至38%[9] - Lululemon通过场景化营销吸引泛运动人群,Keep用线上活动增强用户粘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