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服装

搜索文档
当一名商人决定“向善”
虎嗅APP· 2025-06-27 21:2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可持续商业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几家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企业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 [4][17][25] - 这些企业从创立初期就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商业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护城河和忠实客户群体 [17][18] - 共益企业(B Corp)模式为可持续商业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估框架,中国已有71家认证企业 [22][24] 可持续商业实践案例 Patagonia - 全球最早将环保理念融入商业的户外品牌,52年来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使命 [6] - 2011年在《纽约时报》刊登"不要买这件夹克"广告,倡导反消费主义 [6] - 1993年推出首款回收塑料瓶制作的抓绒衣,持续推动可再生材料使用,每年发布材料革新数据 [8][9] - 每年捐赠1%销售额支持环保,将可持续写入公司章程 [8] - 门店设计强调社区服务功能,提供储物柜、淋浴间和冲浪大巴等特色服务 [9] - 明确表示可持续行动不以盈利增长为目的,而是为了地球健康 [9] 木墨 - 2011年创立的原木家居品牌,从最初年产6-10件家具扩展到3300+SKU [10][11] - 坚持使用FSC认证木材,采用木蜡油涂装(虽延长生产周期但更环保) [11] - 贯彻"木尽其用"理念,开发小件产品降低原木浪费 [11] - 工厂拒绝计件制,保障工人权益,坚持"反内卷" [11] - 构建了自有工厂+两家独家供应商的稳定供应链体系 [10] 七约米酒 - 通过有机米酒产业带动黄山地区千亩土地转型有机种植 [13] - 经历从有机蔬菜(失败)到有机水稻(成本过高)最终选定米酒的转型过程 [13] - 严格有机标准:三年土地修复期、禁用化学品、非转基因种子、无添加剂 [14] - 小批量传统工艺酿造导致成本高、周期长,但形成了品牌溢价和忠实客户 [17] - 十年间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恢复 [14] 可持续设计创新 - REDO设计公司通过创意设计推动可持续发展,已与50+知名企业合作 [20] - 在与保乐力加合作中,通过玻璃瓶循环利用减少8KG/件的碳排放 [20] - 设计阶段考虑全生命周期,可减少80%废弃物产生 [20] - 严格筛选合作工厂:需通过环评、禁止强制加班等可持续标准 [21] - 计划联合高校、基金会发起"共益创新实验室"和案例展 [21] 共益企业模式 - 中国大陆已有71家共益企业,覆盖13个省份27个行业 [24] - 共益评估框架涵盖治理、员工、社区、客户、环境五大维度 [22] - 该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内核,提升创造力和韧性 [22] - 认证过程提升企业透明度,可吸引可持续发展人才并影响产业链 [24] - 与ESG框架互补,提供更全面的利益相关方影响力评估工具 [24]
“苏超”火爆出圈,“粤超”、“川超”接踵而至,透露哪些信号?一文详解(附公司)
财联社· 2025-06-14 21:55
体育赛事热潮与区域联动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自5月10日开幕后吸引超18万球迷现场观赛,带动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大幅增长,多地因观赛需求升级更换场地设施[1] - 四川省体育局宣布将借鉴"苏超"经验推出"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完善赛事体系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1] - 广东省足协计划2025赛季举办16支球队参赛的"粤超"联赛,目前处于预报名阶段[1] 体育产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从2019年2.9万亿元增至3.7万亿元,CAGR达5.7%,政策支持持续强化[2] -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2025年经常锻炼人口比例达38.5%,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5万亿元[4] - 社交媒体健身相关内容作品量同比增186%,互动量增23%,带动功能性饮料等细分市场发展[4] 年轻群体健身消费特征 - 年轻人健身主要动机为控制体重(40.3%)、提高新陈代谢(39.3%)和缓解压力(29.2%)[5] - 平均每周健身3.3次,单次时长1.3小时,超半数单次超1小时,健身成为生活方式象征[5] - 74%选择"平替"健身装备,女性月均花费996.3元高于男性755.8元,多场景适配成消费关键词[6] 运动器械行业格局 - 运动器材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多元渠道,产品呈现智能化与场景化趋势[6] - 舒华体育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系统智能跑步机,实现数据互联和个性化计划制定[6] - 全球高端市场CR4达70.3%(爱康等国际品牌主导),本土企业通过OEM/ODM+自有品牌参与竞争[6] 运动营养品市场发展 - 功能饮料市场2019-2024年CAGR8.3%,运动饮料占比33%,电解质饮料因居家健身需求崛起[7][8] - 康比特电解质冲剂等本土产品凭借功能性走红,斯维诗等国际品牌主导蛋白粉品类[8] 户外服饰市场变革 - 中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从2019年539亿元增至2024年1027亿元,CAGR13.8%[9] - 国产品牌增速17.8%超国际品牌12.1%,线上渠道占比从29%提升至38%[9] - Lululemon通过场景化营销吸引泛运动人群,Keep用线上活动增强用户粘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