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卡

搜索文档
中国境外本地卡市场规模现状及未来趋势
QYResearch· 2025-06-10 16:13
境外本地卡行业发展背景 - 初始手机终端功能仅限于通话和短信 SIM卡主要用于电信通讯和身份认证 [1] - 通信技术进步推动手机支持多样化第三方应用 导致SIM卡形状 大小 容量和功能发生革命性变革 [1] - 境外本地手机卡包含实体SIM卡和eSIM两种形态 服务于出境人员停留期间的通信需求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出境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80%-90% 预计2025年突破1.5亿人次 [2] - 自由行和自助出境人群占比上升 年轻化趋势明显 数字素养提升促进eSIM接受度提高 [2] - 中高频次出境的"流动型中产"如跨境电商从业者等成为高潜用户池 [2] 市场规模与技术趋势 - 2025年中国支持eSIM的智能设备将达3.5亿台 苹果 华为 小米均已支持eSIM硬件接入 [5] - 设备更新换代周期带来大量eSIM兼容手机 消费者对"在线激活"接受度显著上升 [5] - 携程 飞猪等平台eSIM产品转化率逐步提高 形成终端演进与用户认知的"双轮驱动" [5] 政策与产业链支持 - 工信部积极推进eSIM在手机 平板 PC端的应用 行业组织发布数十项技术标准 [6] - 三大运营商组建eSIM专属平台 本土企业已具备完整解决方案输出能力 [6] - 上游晶圆厂中芯国际 华虹宏力 晶合集成进入全球前十 但芯片设计仍由国外主导 [9] 销售渠道与生态 - 携程 飞猪 小黑卡等平台实现一键购买和App远程开卡 京东天猫提供SIM+eSIM组合包 [7] - 微信生态内小程序支持自助注册eSIM和多国切换套餐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分发效率 [7][8] 运营商角色 - 运营商在SIM卡产业链中主导网络接入和通信服务 推动5G和物联网应用场景拓展 [10] - 具体职能包括SIM卡分发激活 计费套餐管理 安全认证以及客户支持等 [11][15] 政策环境 - "十四五"规划强调完善出境游服务保障 推动eSIM技术在可穿戴设备等场景应用 [13] - 5G应用行动计划提出深化eSIM可穿戴设备服务 研究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13] 注:文档中14-26为SWOT分析 企业简介及案例引用等内容 未包含实质性行业数据 故未作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