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技术
搜索文档
eSIM商用试验启动 带动国产软件与系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10-29 07:39
政策与市场准入 -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 [1] 技术优势与用户价值 - eSIM卡技术优势包括免插卡激活和全球无缝漫游 [1] - 技术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1] - eSIM卡集成于手机芯片中,无需实体SIM卡,提升了设备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1] 产业链与设备发展 - eSIM技术推动终端设备向轻薄化发展 [1] - 技术提升了产业链的合作机会 [1] - eSIM手机已在物联网领域应用,未来将扩展至更多设备 [1] 行业机遇 - eSIM技术的发展为国产软件和系统带来机遇 [1] - 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提供了创新发展空间 [1]
eSIM卡商用能带来啥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00
行业政策与市场准入 -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 [1] - eSIM手机业务从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应用正式迈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 [3] 技术优势与用户体验 - eSIM卡具有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等技术优势 [1] - 用户购买eSIM手机后无需插入实体SIM卡可通过空中下载方式写入号码业务功能与实体SIM卡一致 [1] - eSIM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的便捷性与灵活性用户可在线激活并直接切换网络通信服务商而无需去营业厅 [1] - eSIM手机业务免功能费支持办理的套餐、资费、付费方式与现行移动电话业务保持一致预付费与后付费号码均可办理 [2] - 用户出国漫游体验与实体卡基本一致可开通国际漫游或下载当地运营商服务 [2] 硬件设计与终端发展 - eSIM技术可缩小SIM卡槽占用空间使终端更轻薄为电池、摄像头等部件腾出更多空间并提升防水性能 [2] - 苹果iPhone Air已支持eSIM功能更多机型将在近期陆续上市 [2] - 未来在安卓和鸿蒙操作系统下都有相应的eSIM手机支持 [2] 产品生态与商业机会 - 中国移动提供全体系eSIM产品支持涵盖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多种形态实现跨终端、跨场景无缝连接与协同 [3] - eSIM业务更广泛的使用场景可能在物联网领域如智能网联车 [3] - eSIM技术将给国产软件、国产系统带来更多机遇运营商将加大eSIM芯片等产品的国产化创新研究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及国密算法 [3] - 中国移动将协同产业合作伙伴推出既支持传统物理SIM卡又支持eSIM的手机产品 [4] - 中国移动将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开发生态体系 [4] 市场进展与用户反馈 - 目前已有超17万用户预约eSIM服务 [2] - eSIM卡可能最早应用在运营商合约手机上用户对eSIM卡的使用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3]
eSIM刚上线就恶评如潮,运营商是该多用点心了?
36氪· 2025-10-28 21:50
国行eSIM现状与用户体验 - 国行iPhoneAir的eSIM开通必须回到号码归属地线下营业厅完成人证验证和配置文件下发 换机或服务异常时也需重复此流程 而实体SIM卡已支持上门配送和手机激活[5] - 国行eSIM无法像海外用户一样一键转移设备 部分用户反映eSIM会无缘无故失效 刚用两天就需返回营业厅处理[5] - 国内运营商对eSIM的管理沿用实体SIM卡时代方式 因eSIM作为数字配置文件可被复制 运营商为控制流通风险将开通迁移和恢复收归线下 并非技术不成熟[12][15] 国内外eSIM流程对比 - 海外使用eSIM流程简单 打开设置扫描运营商二维码即可自动下发卡片 从连Wi-Fi到激活整个流程不超过3分钟 海外版手机可提前购买eSIM落地即用[10] - 国内早有为智能手表提供的一号多终端eSIM服务 采用在线人证校验流程 用户只需在设备上完成摇头晃脑操作即可入网 实体SIM卡激活也沿用此在线方案[8] - 运营商已具备实体SIM卡线上实名加生物识别体系 但未完整移植至eSIM 导致国行eSIM体验远落后于海外[8][10] eSIM技术前景与行业影响 - eSIM将成为未来通信形态中不可逆转的一环 国内手机品牌已展现兴趣并计划推出eSIM手机 使不具备插卡条件的设备能长期在线 对混合AI时代尤为重要[18] - eSIM技术将重构传统通信服务 套餐可脱离实体SIM卡限制 让号码在不同硬件间自由转移 未来可能像登录账号一样激活内置eSIM直接使用套餐[20] - 作为先驱者 iPhoneAir暴露了eSIM当前问题 但开通转移在线化后 eSIM有望像NFC和移动支付一样从争议配置变为默认配置 麻烦只是过渡普及才是方向[20][21]
告别“插卡时代”,eSIM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新华网· 2025-10-28 08:06
行业监管与市场进展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 [1] - 国内首款eSIM手机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标志着eSIM商用范围从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扩大至手机终端 [1] - eSIM技术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实现远程激活,其技术原型在2010年已出现,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运营商支持手机eSIM服务 [1] 对用户的价值与体验 - eSIM技术使用户无需担心SIM卡丢失或损坏,换手机时也无需反复拔插卡槽,办理时带身份证和支持eSIM的手机即可激活,不收取任何卡费、手续费 [2] - eSIM手机支持开通国内和海外运营商服务,方便用户在国际漫游或海外开通当地eSIM卡,省去购买和更换实体卡的麻烦 [2] - 运营商提供eSIM一号双终端和eSIM独立号码两种业务类型,可支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13个品牌的80多款eSIM设备 [3] 对产业链的影响与机遇 - eSIM技术有助于运营商实现设备和用户卡数据的远程数字化管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4] - 手机厂商可摆脱卡槽设计限制,腾出更多机身空间,为产品实现更轻薄机身、更高防水等级等创新设计提供可能 [4] - 在工业领域,耐高温、抗震动的eSIM技术能让物联网终端在更恶劣的环境工作,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4]
苹果这款手机卖不动,代工厂砍单超八成,或与马斯克合作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26
iPhone Air销售表现 - iPhone Air正式开售后线下销量不及预期,被分析师曝出砍单超八成 [2] - iPhone Air线上预售表现强劲,苹果官网首批货5分钟售罄,京东平台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纪录 [7] - 线下门店和二手平台出现大量现货,售价7999元起的机型在闲鱼平台近7日成交价已跌至7399元破发 [7] - 供应链产能预计到2026年一季度将缩减80%以上,部分长前置时间的零部件将在2025年底前停产 [9] 苹果卫星通信服务合作方潜在变更 - iPhone卫星通信服务可能弃用当前合作商全球星,转而与SpaceX合作 [2] - SpaceX已在新一代卫星设计中加入对苹果iPhone现有卫星功能所用无线电频谱的兼容性支持,为未来合作铺路 [3] - 全球星提供的服务在网络速度和科技层面相比星链滞后,仅支持发送紧急短信等基础功能 [3] - 全球星对苹果业务依赖度高,过去三年苹果已向其投入约20亿美元,若失去苹果业务其财务将受重大冲击 [4] 全球星公司现状 - 全球星正考虑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但其截至10月24日的市值仅为57.34亿美元 [4] - 在SpaceX竞争压力下公司处境艰难,其最新季度财报首次警告失去苹果核心客户将带来重大冲击 [4] SpaceX与苹果的合作背景 - 2022年SpaceX首席执行官曾向苹果提出一项18个月的独家卫星服务合作方案,内容包括苹果预付50亿美元,独家期后年付10亿美元,但遭苹果拒绝 [6] - 双方曾有旧怨,马斯克曾批评苹果App Store政策,但其人工智能公司xAI起诉苹果涉嫌操纵排名 [6] - 近期双方关系缓和,据报道苹果内部一些高管对与全球星合作持怀疑态度,认为应转而与SpaceX合作 [6] eSIM技术市场影响 - iPhone Air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取消物理SIM卡槽,全面采用eSIM技术 [7] - 中国三大运营商于10月13日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全面上线该业务 [10] - 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超30%,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10] - iPhone Air大幅砍单为eSIM市场前景蒙上阴影 [10] 苹果公司财务业绩与前景 - 苹果将于10月31日公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据彭博社预期,营收预计为1017亿美元,同比增加7.13%,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为260.6亿美元,同比增长4.32% [11] - 自三季度以来苹果股价自底部反弹超28%,并在业绩披露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升至3.9万亿美元,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11] - 业绩增长受iPhone 17系列亮眼销量带动,其在美国和中国上市前10天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中国区iPhone 17基础款首发期销量几乎是iPhone 16基础款的两倍 [11] - iPhone 17系列生产采用中国与印度双中心布局,中国占比84%,印度占比14%,中国供应商在果链核心环节占比逐步提升 [11]
苹果也带不动,eSIM刚上线就恶评如潮,运营商是该多用点心了?
36氪· 2025-10-27 17:11
国行eSIM服务现状 - 2025年10月22日全eSIM方案的iPhone Air国行版本正式发售,国内三大运营商同步推出eSIM服务,标志着标准发布近9年后中国用户得以使用eSIM技术 [1] - 现阶段国行eSIM开通必须回到号码归属地线下营业厅完成人证验证、身份核查和配置文件下发,换机或服务异常时也需重返营业厅重复流程,相比实体SIM卡可上门配送和手机激活更为繁琐 [3] - 国行eSIM更换设备时无法像海外用户一键转移,部分用户反映eSIM出现无缘无故失效问题,刚使用两天即需返回营业厅处理 [3] 国内外eSIM体验对比 - 国内运营商早在2018年就已为Apple Watch蜂窝版等智能手表提供一号多终端eSIM服务,并具备基于在线发卡模式的在线人证校验流程,用户通过设备完成简单操作即可入网 [6] - 海外使用eSIM流程极为简便,用户仅需在设置中扫描运营商提供的eSIM二维码即可自动下发卡片,整个激活流程不超过3分钟,海外版手机可在出发前购买当地eSIM实现落地即用 [7] - 国内实体SIM卡激活已采用线上实名加生物识别体系,可实现快递签收后手机端激活,但相同技术尚未完整移植至eSIM服务 [6][14] eSIM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影响 - eSIM技术落地流程仍沿用实体卡时代管理方式,因eSIM作为数字配置文件可被复制导出,运营商为控制流通风险将开通迁移收回线下,并非技术不成熟所致 [8][14] - 国内手机品牌展现出对eSIM兴趣,多家品牌宣布将在11月推出eSIM手机,eSIM将成为未来通信形态不可逆转的一环 [15] - eSIM技术流行将使更多不具备插卡条件设备实现长期在线,在混合AI时代尤为重要,同时将重构传统通信服务,使套餐脱离实体SIM卡限制,号码可在不同硬件间自由转移 [17] - eSIM开通转移未来很可能转为线上操作,仅号码冻结、补卡、过户等环节需线下人工确认,使用门槛将逐步放松并向海外便利性看齐 [14][17]
苹果消息不断:iPhone Air“砍单”超八成?卫星通信服务将弃用全球星?业绩将公布
证券时报· 2025-10-27 07:55
iPhone Air销售表现 - iPhone Air线下正式开售后销量不及预期,出现大量现货,二手市场价格破发,闲鱼平台近7日成交价已跌至7399元,低于官方起售价7999元 [5] - 分析师郭明錤指出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供应链产能将缩减80%以上,部分零部件预计在2025年底前停产 [6] - 尽管线上预售表现强劲(苹果官网首批5分钟售罄,京东平台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纪录),但线下遇冷表明其市场定位面临挑战 [5][6] 苹果卫星通信合作潜在变更 - SpaceX在新一代卫星设计中加入了对苹果iPhone现有卫星功能所用无线电频谱的兼容性支持,为未来合作铺路 [2] - 苹果当前卫星服务合作商全球星面临竞争压力,其对苹果业务依赖度高,过去三年苹果已向其投入约20亿美元,若失去苹果客户其财务将受重大冲击 [3] - 全球星正考虑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但其当前市值仅为57.34亿美元 [3] 苹果公司财务业绩与股价 - 苹果将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公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彭博社预期其营收为1017亿美元(同比增加7.13%),调整后净利润为260.6亿美元(同比增长4.32%) [7] - 苹果股价自三季度低点反弹超过28%,在业绩披露前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升至3.9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7] - 业绩增长受iPhone 17系列亮眼销量带动,其在美国和中国上市前10天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中国区iPhone 17基础款首发期销量几乎是iPhone 16基础款的两倍 [7] 供应链与产业链影响 - iPhone 17系列生产采用中国与印度双中心布局,中国占比84%,印度占比14%,中国供应商在核心零部件环节占比逐步提升 [7] - iPhone Air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影响eSIM市场扩张前景,而GSMA曾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超30%,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6] - 随着iPhone 17系列销量超预期以及苹果计划在2026-2027年推出更多新品,苹果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7]
苹果,突曝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26 22:21
iPhone Air销售表现 - iPhone Air正式开售后线下销量不及预期,被分析师曝出供应链产能将缩减80%以上[2][9] - iPhone Air线上预售表现强劲,苹果官网首批货5分钟售罄,京东平台创下1秒成交额破1亿元人民币的纪录[7] - iPhone Air线下遇冷导致二手市场价格破发,闲鱼平台近7日成交价已从7999元起售价跌至7399元[7] - 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可能影响eSIM市场扩张,此前三大运营商获eSIM手机业务商用试验许可,GSMA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超30%,中国市场有望突破千亿规模[10] 卫星通信服务合作动态 - SpaceX在新一代卫星设计中加入对苹果iPhone现有卫星功能所用无线电频谱的兼容性支持,为未来合作铺路[4] - 苹果当前卫星功能由全球星提供,仅支持发送紧急短信等基础服务,全球星在网络速度和科技层面相比星链略显滞后[4] - 全球星对苹果业务依赖度高,过去三年苹果已向其投入约20亿美元,全球星警告若失去苹果将对其财务造成重大冲击[4] - 全球星正考虑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但其当前市值仅为57.34亿美元[5] - SpaceX与苹果曾有合作旧怨,马斯克在2022年提出苹果预付50亿美元、独家期后年付10亿美元的合作方案遭拒[5] 苹果公司财务业绩与市场表现 - 苹果将于10月31日公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彭博分析师预期营收为1017亿美元(同比增7.13%),调整后净利润260.6亿美元(同比增4.32%),每股收益1.76美元(同比增81.4%)[12] - 苹果股价自三季度底部反弹超28%,在业绩披露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3.9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12] - 业绩增长受iPhone 17系列亮眼销量带动,其在美国和中国上市前10天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中国区iPhone 17基础款首发销量几乎是iPhone 16基础款的两倍[12] - iPhone 17系列生产采用中国与印度双中心布局,中国占比84%,印度占比14%,中国供应商在果链核心环节占比逐步提升[12]
苹果,突曝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26 22:19
iPhone Air销售表现 - iPhone Air正式开售后线下销量不及预期,被分析师曝出"砍单超八成"[1] - iPhone Air线上预售表现强劲,苹果官网首批5分钟售罄,京东平台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纪录[8] - 线下渠道遇冷导致价格破发,起售价7999元的iPhone Air在二手平台闲鱼近7日成交价已跌至7399元[8] -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指出供应链产能将缩减80%以上,部分长前置期零部件预计2025年底前停产[10] - iPhone Air采用eSIM技术实现通信变革,但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影响eSIM市场扩张,GSMA曾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超30%,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11] 苹果卫星通信合作动向 - 苹果可能弃用当前合作伙伴全球星,转而与SpaceX合作卫星通信服务[1] - SpaceX已在新一代卫星设计中加入对苹果iPhone现有卫星功能所用无线电频谱的兼容性支持,为未来合作铺路[3] - 星链已成功发射第一万颗卫星,占地球轨道活跃卫星总数的六成以上[4] - 全球星技术相比星链滞后,仅支持发送紧急短信等基础服务,且对苹果业务依赖度高,过去三年苹果已向其投入约20亿美元[4] - 全球星面临经营压力,若失去苹果可能受重大财务冲击,公司正考虑以超100亿美元价格出售,但其市值仅为57.34亿美元[4] 苹果公司财务业绩与市场表现 - 苹果将于10月31日公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彭博分析师预期营收为1017亿美元(同比+7.13%),调整后净利润260.6亿美元(同比+4.32%),每股收益1.76美元(同比+81.4%)[13] - 公司股价自三季度底部反弹超28%,总市值升至3.9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13] - iPhone 17系列销量亮眼,在美国和中国上市前10天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中国区iPhone 17基础款首发期销量几乎是iPhone 16基础款的两倍[13] - iPhone 17系列采用中国与印度双中心生产布局,中国占比84%,印度占比14%,中国供应商在果链核心环节占比逐步提升[13]
预售5分钟售罄,开售却遇冷!商家:几乎“无人问津”,网友们也吵翻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26 00:08
iPhone Air市场表现分析 - 产品于10月22日正式开售,起售价7999元,是中国大陆首款采用eSIM技术的手机 [1] - 预购阶段热度极高,10月17日开启预售后,官网首批货源在5分钟内售罄 [1] - 正式开售后市场热度显著降温,线上和线下渠道均有大量现货,许多渠道出现价格破发(售价低于官方定价)的情况 [1] - 与iPhone 17系列发售时“一机难求”的盛况相比,iPhone Air门店咨询者寥寥,显得颇为冷清 [3] - 在二手交易平台,iPhone Air 256G版本的开售均价与官方售价相近甚至略低,并未出现如iPhone 17系列上千元的高溢价 [3] 产品需求与供应链调整 - 知名分析师指出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导致供应链已开始缩减出货量和产能 [5] - 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大多数供应商的产能将缩减80%以上,部分前置时间较长的零组件可能在2025年底前停产 [5] - 公司正在大幅削减iPhone Air的生产订单,将资源和重心转向市场表现更好的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系列 [5] - 这表明现有的Pro系列和标准机型已很好地覆盖大部分高端用户需求,新产品开拓新细分市场的空间有限 [5] 产品技术特点与消费者反馈 - 产品核心卖点为超薄机身,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其手感并进行对比 [1] - 另一核心特点是完全依赖eSIM技术激活,不支持实体SIM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可提供支持 [6] - eSIM是一种数字化的嵌入式SIM技术,无需物理卡槽,但用户需携带身份证件和手机至运营商线下营业厅办理激活,部分消费者认为“换卡太麻烦” [6][7] - eSIM技术并非新生事物,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领域已应用多年,此次获批用于智能手机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迈入“无卡时代” [7] 市场遇冷潜在原因分析 - 有渠道店主反映,发售首日产品近乎“无人问津”,原因包括消费者对超薄机身带来的续航问题存在担忧,以及对eSIM技术不了解 [3] - 正式发售时间晚于其他机型约一个月,导致消费者的期待和热情消退 [3] - 恰逢双十一促销节点,线上存在较多低于原价的渠道,进一步影响了正式发售时的市场表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