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Image Generation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流量屡创新高月入千万、但惨遭“嫌弃”的AI赛道
36氪· 2025-07-24 08:58
AI电商图片赛道竞争格局 - 赛道呈现明显两极分化 头部产品访问量屡创新高 中尾部产品数据惨淡 [1][5] - 海外创企采用移动端先行策略 国内创企则web端先行 [6] - 头部两家产品垄断新增流量 中部产品只能固守甚至流失流量 [7] 头部产品市场表现 - Photoroom web端访问量增长551万 移动端月流水达千万人民币级别 [1][6] - Pixelcut实现后来居上 web端新增流量1164万 是Photoroom的2倍 [6][8] - 稿定科技insMind曾凭借营销事件达到1000万+访问量 但未能持续 [6] 关键词流量分布 - 去除背景类关键词流量规模最大 Top10关键词中7个属此类 [9][10] - background remover月平均点击量超200万 remove background超100万 [10] - 图片增强类关键词规模次之 image upscaler月点击量78.19万 image enhancer74.05万 [10][12] 产品差异化策略 - Pixelcut通过SEO优化承接background remover流量 进入Top3流向网站 [11] - 在图片增强功能上针对Photoroom弱点进行优化 [19][20] - 提供更丰富的背景选项和更开放的模型集成策略 [14][20] 技术挑战与用户需求 - 商品图需保证产品真实性 复杂背景下产品易变形 [25][31] - AI模特图面临服装一致性难题 细节保持是技术瓶颈 [31][32] - 用户实际使用中仍需人工配合 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流程 [25] 新模型Kontext的应用前景 - 在一致性方面有所改进 但商用成功率仍不足5% [37][44] - 技术专家可使用工作流实现较好效果 但普通用户面临报错问题 [44] - 行业期待更完善的开源架构 当前模型指令听从能力仍有限 [44] 市场参与者动态 - 大厂入局效果不佳 快手poify上线3个月流量不足1万 [24] - 阿里Pic Copilot流量从50万下降至25万 [24] - 海外市场增长更快 因拍摄成本较高且要求相对简单 [32]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持续优化产品 但技术突破短期内有限 [24] - 应用层公司需将行业know-how转化为控制模块 [46] - 纯AI工具尚未达到商用标准 当前多为AI+人工混合模式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