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行军锅》
搜索文档
Z世代青年何以创享红色文化(高峰之路)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8
文章核心观点 - Z世代青年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正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新媒体平台等新技术工具,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和传播路径,实现从单向文化接受到双向共创共享的转变 [2][3][7] 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形式与案例 - 有视频博主借助AI技术,根据已故八路军老班长来永年的照片生成动态影像,与99岁的老战士实现跨越时空的互动,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引发年轻观众强烈情感共鸣 [2] - 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包括微电影、微短剧、互动影游、短视频、网络直播、视频混剪、桌游、虚拟现实展演、互动戏剧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持续产生爆款内容 [2] - 微电影《一口行军锅》在9分钟内融合了太行山抗战历史、军民鱼水情和跌宕情节,其“锅内视角”的开场镜头在15秒内即清晰交代了故事背景、设定和发展方向 [4] Z世代青年的参与模式与特点 - Z世代青年倾向于“数据库消费”模式,对文化产品有高密度信息需求和索引式传播偏好,低信息密度的平铺直叙难以吸引他们 [4] - “参与式表达”日益融入红色文化传播,青年更愿意在平等互动、强参与感的语境中接受信息,例如博主借用“种田”类游戏逻辑分析抗战后勤保障,或通过战场推演进行历史“复盘” [5] - 青年创作者直接设计红色游戏作品,如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推出的《破晓以后》,以及以东北抗联、铁道游击队为背景开发的射击类游戏,在开发过程中吸引大量网友参与剧情设计和历史考证,形成共创氛围 [6] 官方机构的创新传播实践 - 有关部门和单位官方账号主动采用“Z世代语态”进行内容创新,成功吸引年轻受众,例如“中国石油”新媒体平台推出由数字人演唱的二创歌曲《那一天的石油燃了起来》 [6] - “人民海军”新媒体平台在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后推出原创MV《航母爱上了电弹器》,通过加入“破音”和魔性台词等轻松幽默方式传递强军自豪感,实现主流价值与青年文化的有效对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