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报告

搜索文档
人才吸引力排名,南京全国第七
南京日报· 2025-05-16 10:07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 - 江苏3座城市进入榜单前十,南京、苏州、无锡分列第七、第八、第十位 [1] - 南京人才持续净流入,2020—2024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在0.7%—1% [1] - 南京人才流入主要因为高端产业发展迅速、落户政策宽松 [1] - 南京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4+N"产业基金集群 [1] - 南京实施"宁聚计划"等人才政策,拥有"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全国第三 [1] - 南京在校大学生超100万人,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位居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 [1] - 南京高新技术企业超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万家 [1] - 南京在"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第五,"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世界科技集群第九 [1] 人才流动趋势 -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 [2] - 六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 [2] -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于往一、二线城市集聚 [2] 研究方法 - 榜单基于智联招聘"3.49亿+"职场人跨城求职数据 [2] - 综合考量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及硕士以上人才流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六大核心指标 [2] - 榜单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一般于次年的5月至8月发布 [2]
南京都市圈四城市人才吸引力进入全国前50
南京日报· 2025-05-15 10:37
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 - 南京、镇江、扬州、芜湖4个城市进入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前50名 [1] - 南京在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排名第7位 [1] - 镇江在榜单中排名第37位,比上一年度提升5位 [2] - 扬州在榜单中排名第40位 [2] - 芜湖在榜单中排名第47位 [2] 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趋势 - 2020-2024年长三角人才净流入占比从6.4%增至7.8%,高于其他城市群 [1] - 2020-2024年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稳定在0.7%-1%之间 [1] - 流向南京的人才中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0%,其中长三角地区占16% [1] 南京人才吸引措施 - 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1] - 实施"宁聚计划"并持续优化细则 [1] 镇江人才吸引措施 - 2021年实施"人才镇兴"行动 [2] - 2025年推出五个层面的招才引智活动,聚焦人才供给端与企业需求侧 [2] 扬州人才吸引措施 - 出台"人才新政15条"及17部配套文件 [2] - 开展"扬州人才校园日""百名博士扬州实践"等活动 [2] - 发布人才新政"4.0版" [2] 芜湖人才吸引措施 - 启动紫云英人才计划 [2] - 累计兑现各类人才补贴26.9万人次,发放资金16.4亿元 [2] - 2024年净增人口4.1万人,近4年累计增长15.3万人 [2] - 新招引大学生从2021年3.3万人增长到2024年10.04万人 [2]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发布,济南位列第11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22:45
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 济南位列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11位 山东省10个上榜城市中排名首位 [1] - 人才吸引力指数包含6大维度:人才流入占比 人才净流入占比 应届生流入占比 硕士以上人才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口净流入 [2] - 济南排名持续攀升:2022年第13位 2023年第12位 2024年第11位 [2] 头部城市竞争格局 - 2024年前十名城市依次为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杭州 成都 南京 苏州 武汉 无锡 [2] - 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续多年稳居榜首 济南在北方城市中表现突出 [2] 济南人才战略成效 - 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 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打造"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IP [3] - 2024年常住人口增速翻倍 新增青年人才超15万人 人才总量达287.5万人 [3] - 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并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等多项荣誉 [3] - 人才工作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案例30佳" 为全国唯一人才改革案例 [4] 人才招引体系 - 建立"6+1"招引体系:一节一赛 一会一礼 一校一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 [3] - 提出"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理念 打造"近悦远来之城"城市品牌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