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
搜索文档
这些名句,他们用生命书写
新华网· 2025-09-30 10:1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在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之际,通过回顾多位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迹和就义诗篇,展现他们为信仰和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坚定意志 [1][4][8][11][14][17][19][22] 吉鸿昌事迹 - 共产党员、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4] - 吉鸿昌1895年出生,因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于1931年被解除兵权,1932年回国后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组织抗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24日在北平被杀害,时年39岁 [4] 夏明翰事迹 - 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被害前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6][8] - 夏明翰1900年出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 [8] 赵一曼事迹 - 赵一曼在1936年8月2日被押赴刑场前给儿子写下遗书,希望儿子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11] - 赵一曼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北抗日联军政委,1935年负伤被俘,1936年8月2日壮烈牺牲,年仅31岁 [11] 方志敏事迹 -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等篇章,表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14] - 方志敏1899年出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时年36岁 [14] 叶挺事迹 - 叶挺在皖南事变后被扣押监禁5年零2个月,在狱中写下《囚歌》明志,渴望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7] - 叶挺1896年出生,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指挥部队浴血奋战8昼夜后被俘,1946年3月获释,同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 [17] 江竹筠事迹 - 江姐(江竹筠)面对酷刑表示“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 - 江竹筠1920年出生,1939年入党,1948年6月14日被捕,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年仅29岁 [19] 陈然事迹 - 年青的共产党员陈然在狱中留下《我的"自白书"》诗篇 [22] - 陈然1923年出生,1948年4月22日被捕,在狱中受酷刑但坚贞不屈,秘密传递消息被称为“狱中挺进报”,1949年10月28日被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 [22]
免费的露天电影来啦!居民自己的社区“电影节”
搜狐财经· 2025-06-23 11:36
文旅活动策划 - 闵行区推出"嗨!闵行"文旅商体综合指南 提供新资讯、新场景和互动体验 包含独家推荐和福利活动 [1] - 古美路街道结合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展露天电影放映 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吸引不同年龄段居民参与 [1][3] - 放映活动设置室内外双场地 室内配备专业设备保障观影质量 室外利用自然景观增强沉浸感 遇天气变化可快速转移至室内中庭 [5] 内容运营策略 - 影片选择兼顾主旋律与商业片 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疯狂的外星人》等 满足合家欢需求与影迷偏好 [10] - 根据居民个性化需求定制放映内容 如为李奶奶特别安排七八十年代怀旧影片 强化社区情感联结 [12] - 片单设计融合时政热点与口碑作品 如《战狼2》《孤注一掷》 形成"大众审美+小众情怀"的内容矩阵 [10][13] 场景化营销 - 在万源城空地、星宝购物中心等多元场地开展放映 结合七夕节、爵士音乐节打造主题场次 促进文化消费与社区生活融合 [15] - 暑期推出"仲夏光影夜"特别活动 放映《二郎神之深海蛟龙》等影片 同步预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片《酱园弄•悬案》的影院上映计划 [22] - 配套开展"古美杯"职工无人机技能大赛等科技主题活动 形成"文化+科技"的复合体验场景 [23] 社区生态建设 - 露天电影活动改变居民社交方式 从日常问候转向观影交流 推动构建"15分钟文艺生活圈" [17] - 通过观影活动促进代际互动 如老人在现场向儿童讲解电影海报 增强社区文化传承 [19] - 活动形成自传播效应 居民主动在社交媒体分享"古美影院今日上映"定位 转化为文化品牌符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