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斯词典》
icon
搜索文档
在文化交流中感知认识中国(海客话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1
汉学教育与文化推广 - 在卢布尔雅那大学创办中文专业并开设中文课程,以解决斯洛文尼亚中文教学资料匮乏的问题[5][6] - 主编斯洛文尼亚第一部《汉斯词典》,通过多次往返中国与中国学者反复斟酌词条以确保翻译质量,该词典至今仍是重要学习工具[5][7] - 在课堂上将中文作为通往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钥匙,已指导200余名青年学者完成关于中国的硕士、博士研究与论文写作[7] 学术研究与著作 - 拒绝采用“西方中心主义”研究立场,主张通过亲身走进中国并结合多学科以洞悉中华文明[8] - 于2016年出版《中国历史》一书,内容涵盖从中国史前史到当代史,从历史、经济、文化及政治等多角度为欧洲学界提供理解中国的视角[8] - 发表多篇论文与专著研究刘松龄的历史价值,并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11座城市推动组织刘松龄历史文献展[10][11] 文化交流项目与活动 - 组织并参与多项有关中国的艺术展览和文化项目,例如在2006年倡议举办第十六届“欧洲中国研究协会双年会”[9] - 与策展人合作举办名为“相遇中国”的展览,在900平方米展厅中以丰富多维方式呈现近200年来斯中交往历史[9] - 与妻子王慧琴共同致力于挖掘和推广刘松龄的历史资料,其倡导的“刘松龄项目”得到广泛欢迎与支持,旨在加强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合作[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