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臼渔歌》
icon
搜索文档
烽火中的抒情:一首歌与一个时代的信念
江南时报· 2025-08-25 10:15
《石臼渔歌》 孙海云 词 凃克 曲 文章提到,《石臼渔歌》诞生的1943年,是苏南敌后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日军疯狂推行"清乡",大肆 烧杀抢掠;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围攻,试图消灭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在这样四面楚歌的环境 中,无数战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可以说,那是最黑暗的时刻。但也正 是在这种背景下,文艺创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真正的雪中送炭,是人们心灵上的火 种。写下这首歌词的,正是后来成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的父亲——新四军战 士孙海云先生。 文章写到:1943年,溧水地区是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当时,日军正密谋大规模"清乡",试 图摧毁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在暗中策动武装袭扰,使得苏南抗战陷入极为险恶的境地。就在这样紧 张的氛围中,《石臼渔歌》诞生了。 据孙海云在《石臼湖畔的歌声》一文中回忆:当年,他随新四军第一师巡视团十几位同志渡江南下,抵 达溧水新桥区。三月的一天,他们途经石臼湖边,望着水天一色、渔帆点点的景象,想到仍在水深火热 中的百姓,孙海云心中感慨万千,便随手捡起一块贝壳,在沙滩上写下了歌词。歌词诞生后,新四军文 艺战士 ...
艰难时刻,“最抒情”新四军歌曲如何诞生
搜狐财经· 2025-08-24 21:11
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 - 红色李巷自2017年10月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18] - 村民人均收入从打造初期的1万余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4万元 [18] - 通过"根据地原貌复原"理念带动乡村振兴 成为红色主题教育与党建活动重要基地 [18] 文化资产历史价值 - 《石臼渔歌》创作于1943年抗战相持阶段 是新四军著名抒情歌曲 [3][5] - 词作者孙海云用贝壳在石臼湖沙滩写下歌词 曲作者凃克连夜完成谱曲 [5][6] - 歌曲在苏南地区广泛传播 1945年新战士入伍学会的第一首革命歌曲即为此曲 [9] 艺术创作特征 - 歌曲以"天苍苍 水茫茫 石臼湖上是家乡"等通俗易懂的词句展现生活气息 [1][12] - 旋律开头两句特别悠扬 具有清新扑面之感与朗朗上口的传播特性 [11][12] - 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平均二十余岁 作品包含贺绿汀《游击队歌》等经典作品 [12] 历史背景与战略地位 - 1938年毛泽东三封电报指示以溧阳 溧水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 [5] - 1943年溧水作为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 面临日军清乡与国民党围攻双重压力 [5][9] - 李巷曾是苏南区行政公署领导机关和新四军十六旅旅部驻地 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5] 当代文化传承 - 南京师范大学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创排音乐党课《胜利之歌》重现该歌曲 [11] - 里佳山村宗祠墙壁保留《石臼渔歌》等三首新四军歌曲歌词实物 [15] -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词作者长女)为红色李巷题写村名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