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号污染物排放》《第四号能源利用》《第五号水资源利用》三项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张为国:聚焦污染物、能源与水资源,交易所下发ESG新指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1:55
政策框架与核心关系 - 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修订版,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与水资源利用”三项具体指南 [1] - 新增的三项指南与2024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是“纲”与“目”的关系,《指引》是总括性文件,指南是细化落地的操作依据 [2] - 《指引》明确披露大方向和核心议题,指南则提供详细指标、具体范例和数据计算方法,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能源消耗强度统计等 [2] 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 - 三项指南的颁布体现了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脚踏实地、坚持循序渐进、坚持繁简适度四个原则 [1] - 政策制定结合中国“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富裕”等核心理念,不盲目追随西方波动的政策 [2][3] - 选择“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议题制定指南体现了“坚持脚踏实地”的逻辑,契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方向和实操需求 [4][5] - 政策出台节奏体现“坚持循序渐进”特点,先发布总括性文件再逐步颁布细化指南,例如《指引》为31页1.4万字,后续指南篇幅在1.7万至1.9万字 [7][8][9] 国际比较与借鉴 -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推进速度缓慢,其确定的生物多样性和人力资本主题范围过大且可能掺杂政治因素,未来三至五年内能否推出新准则很难说 [5] - 中国三项指南参考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等国际机构和欧盟准则的内容,在议题分类、披露逻辑上借鉴成熟经验,使披露信息更具国际可比性 [6] - 国际组织的准则周期过长、篇幅冗长,常达数百页,不符合中国实际,中国政策注重平衡“理想化”和“可落地”,“全面性”和“实操性” [7][8] 企业应对与准备 - 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需在2026年4月30日前满足ESG报告强制披露要求 [10] - 企业需加强相关培训,让高层和员工理解指南要求,尤其是数据核算方法和披露要点 [10] - 企业需完善数据与信息系统建设,确保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量、水资源取耗量等基础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10] - 企业应按照指南要求模拟编制报告,提前发现数据缺口和流程漏洞,避免强制披露时的合规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