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翻山铰子》
icon
搜索文档
写在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启动之际——群众文艺繁花映天府
四川日报· 2025-09-22 08:36
群众文艺活动与品牌建设 - 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于9月23日、10月12日、10月14日在四川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等推荐的88支队伍参加评选[7] - “天府百姓大舞台”活动投入4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2024年以来全省已开展相关活动超8600场,参与群众达1410万人次[11][15] - 持续深耕“千龙千狮闹新春”、“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诵中秋”等系列品牌活动,并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老年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5][14][15]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四川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梳理出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等17个主要项目[9] - 《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到2025年实现公共图书馆等“五个全部”通过评估定级,以及服务供给等“五个有效”提升的目标[10] - 出台《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达标建设等七项重点任务[10] 公共服务网络与设施 - 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体系,拥有206家文化馆、4063个综合文化站及上千家社会文化机构,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13] - 打造“四川公共文化云”平台,具备六大服务功能,平台年点击量破亿次,公益培训年培训达135万人次[19] - 发展“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品牌,拥有15万名注册文旅志愿者,年服务350万人次,促进川渝及边疆地区文化交流[20]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育 - 全省现有文化馆从业人员约3600名,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8200名,社会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0多万人[17] - 实施“千名文化站长”培训项目,培训乡镇文化站长4000余名,并开展200名“一馆一骨干”研修培训[16][17] - 通过创新职称评价政策,全省已有293名文化骨干团结凝聚5.4万名群众文艺队伍,带动群众自办文化活动[17] 文艺创作成果与精品孵化 - 在第二十届群星奖评选中,四川共有12部作品(团队)入围终评,创历史新高,入围数量居全国前茅[18] - 围绕群星奖推动作品孵化,曲艺作品四川扬琴《蜀道》曾斩获第十九届群星奖[18] - 引导创作《亮花鞋》《泸州雨坛彩龙》等一大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现基层文化活力[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