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
icon
搜索文档
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
搜狐财经· 2025-05-17 21:09
技术使用与AI渗透 - 2024年英国成年人以巩固现有设备为主,仅少数人购置新设备,部分用户降级设备或取消付费电视订阅转向流媒体服务 [1] - AI工具应用显著增加,办公族普遍使用ChatGPT、Microsoft Copilot处理重复性工作,部分用于个人生活如撰写申请、规划旅行 [1] - 智能门铃因安防功能成为新增长点,但用户对订阅服务抵触情绪明显 [1] - 超半数参与者使用智能设备和应用监测健康数据、制定健身计划,心理健康类应用如Headspace获得认可 [1] 内容消费与平台分化 - 在线点播观看趋势持续,智能电视普及推动BBC iPlayer、ITVX等公共服务平台使用,但公众对BBC信任度下降 [1] - YouTube重要性显著提升,尤其在男性群体中超越传统电视和流媒体成为主要观看平台,内容涵盖体育赛事、小众兴趣播客及指南 [2] - TikTok仍是年轻群体重要信息来源,其算法推荐的个性化内容使其保持例外地位 [2] 隐私与安全 - 多数参与者将提供个人数据视为使用在线服务的"必要之恶",态度趋于被动接受 [2] - 用户对识别诈骗电话和邮件的信心较强,主要通过核查发件地址、咨询家人等方式应对 [2] - AI生成内容泛滥引发新担忧,部分参与者对社交媒体上的深度伪造视频表示担忧 [2] 新闻获取与媒体信任 - 新闻消费呈现明显分化趋势,乌克兰和中东冲突报道加剧公众态度两极化 [2] - BBC新闻仍是最广泛使用的新闻服务,但其公信力面临挑战,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群体转向社交媒体和YouTube上的替代信源 [2] - 2024年大选报道中,主流媒体的对抗性辩论模式遭批评,多数参与者认为媒体报道未显著影响其投票决策 [2] 二十年媒体生活反思 - 智能手机被公认为影响力最大的技术,重塑了通信、内容消费和社会互动模式 [3] - 参与者既认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信息获取渠道拓展,也担忧技术更新压力、隐私泄露及家庭生活碎片化 [3] - AI被视为关键变量,教育、就业领域的潜在变革引发广泛讨论,部分人期待技术反叛回归简单生活 [3] 群体差异 - 年轻群体更依赖TikTok和YouTube,中老年用户坚守传统电视和广播 [3] - 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使用智能设备管理健康和财务,低收入群体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和价格比较网站应对生活成本压力 [3] - 父母群体在平衡子女技术使用与保护方面面临挑战,对学校禁手机政策普遍持支持态度 [3] 翻译行业AI应用指南 -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翻译实践模式从"人主导-机辅助"向"人机双向赋能"演进 [6] - 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语义推理与文化适配能力,被视为"数字伙伴"而非效率工具 [7] - 翻译行业人员可聚焦情感传递、文化适配、创意表达等更具主观性与人文价值的环节 [8] -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应用于译前预置、译中生成、译后优化等关键环节,构建"人机协同驱动"的智能化工作流程 [10] - 翻译行业人员需提升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15] -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辅助构建领域知识库、翻译记忆库等,提升翻译质量稳定性与项目执行效率 [22] - 翻译行业人员需掌握提示词设计和优化技巧,通过精准指令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任务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