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来决定吃什么》
icon
搜索文档
被优绩主义困住的人,无法好好吃饭
虎嗅· 2025-07-17 20:45
职业转型与个人品牌建设 - 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因职业倦怠转向美食创作,通过每日早餐记录开启转型之路 [2][3][4] - 2016年出版首本菜谱书后正式离职,进入自媒体领域,当时行业收入模式尚不成熟 [4][26][27] - 以"田螺姑娘"网名活跃十余年,建立专业美食作家形象,菜谱以细致严谨著称 [6][7] 内容创作与用户互动 - 早期早餐内容呈现理想化与现实的落差,实际体验包含疲惫与挫败感 [19][20][21] - 读者通过"交作业"形式反馈菜谱实践成果,形成创作者与用户间的良性互动 [6] - 近年内容拓展至食物文化领域,2023年出版散文集探讨人与食物关系 [7] 烹饪行为的社会意义 - 家庭烹饪传统形成味觉记忆模板,影响后代烹饪学习方式 [29][30][33][34] - 厨房劳动长期面临性别标签,常被归类为家庭角色义务而非创作行为 [36][37] - 当代社会存在"饮食实用主义"倾向,将烹饪视为低价值的时间投入 [47][48][49] 行业运营模式观察 - 自媒体从业者依赖社交平台正反馈维持创作动力,家庭场景缺乏持续激励 [51] - 菜谱内容从技术指导转向情感连接,强调烹饪作为社交载体的功能 [52][53] - 美食内容创作者面临内容同质化挑战,需不断寻找厨房新鲜感维持创作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