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摆渡人》
搜索文档
在“老漂”家庭里,老年人也需要子女提供情绪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9-26 23:55
老漂族现象的社会学调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辉对老漂群体进行历时6年的社会学调查,访谈131人,覆盖西安、成都、咸阳、北京、佛山、武汉等地,并出版新书《银发摆渡人》[3] 老年心理学在家庭中的缺失 - 现代家庭普遍忽视老年心理学,家庭矛盾需从老人情绪和心理角度理解,老年人同样需要情绪价值[6] - 建议年轻人学习"做儿女",通过理解、体谅和关心老人优化家庭合作,子女需从育儿中分出一部分注意力给老人[6] 代际权力关系与中年叛逆 - "中年叛逆"反映子女对父母管教的反抗,源于老漂家庭缺乏代际权力转移过程,如分家或当家权转移[7][8] - 叛逆问题在老漂父母到来后暴露,父母仍将子女当孩子管教,年轻人需借此机会化解延迟的自主性问题[9][10] 家庭沟通模式与教育内卷 - 老漂家庭存在"不同频"沟通障碍,家庭生活单调且围绕孩子组织,代际交流单一化[12] - 当前教育内卷导致三代协同育儿,精细养育和"鸡娃"模式耗费劳动力、注意力和财力,三代人均感疲惫[13] - 提出"鸡娃效益递减定律":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鸡娃效果明显,初中弱化,高中益处递减而副作用显现[15]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困境 - 女性一生围绕母亲角色付出,老年时因"更细致、更擅长家务"被要求继续养育孙辈,面临"密集母职"压力[17] - 中国女性主义实践聚焦具体家庭处境,女性在多重角色中拉扯,需丈夫打破传统分工意识,构建平等协作关系[18] 老漂现象的未来趋势 - 老人帮忙带孩子仍是年轻家庭刚需,但新生代父母(80后、90后、00后)边界意识和自我意识更强,将演绎新的家庭剧情[20]
拼爹之外又拼妈,帮子女带娃的“老漂”们有哪些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26 17:56
2025.09. 26 本文字数:256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彭晓玲 每到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校门口排队等候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孩子们一出校园,他们 就自然地一手接过书包,一手牵着孩子离开。 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城市中上演,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老人们,尤其是从老家专程前来带孙辈的老 人们,他们在异乡的经历和情感很少被关注。陈辉聚焦的正是老漂这个群体。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发展学院教授,他历时6年才完成这项社会学调查,并据此写成了新书《银发摆渡人》。 "这不只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还是一个拼妈的时代。"陈辉说,所谓"拼妈",是指能够获得老人提供的 家务支持。对城市双职工家庭,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有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看娃,以及接 送孩子上学、上兴趣班、补习,这样的后勤支持和托举,对小家庭至关重要。于是很多老人在迟暮之 年,开启了"漂"的经历,陈辉称他们为"银发摆渡人"。 在陈辉看来,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老漂家庭",是理解当代中国家庭转型的一个窗口,在公共舆论场上 一直被遮蔽的"老漂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隐性推动力。 有些母女关系也很难处 陈辉对老漂现象的研究,源于他自己的家庭 ...
拼爹之外又拼妈,帮子女带娃的“老漂”们有哪些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26 12:54
很多老人在迟暮之年,开启了"漂"的经历,学者陈辉称他们为"银发摆渡人"。 每到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校门口排队等候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孩子们一出校园,他们就自然地一 手接过书包,一手牵着孩子离开。 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城市中上演,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老人们,尤其是从老家专程前来带孙辈的老人们,他们 在异乡的经历和情感很少被关注。陈辉聚焦的正是老漂这个群体。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发展学院教授,他 历时6年才完成这项社会学调查,并据此写成了新书《银发摆渡人》。 "这不只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还是一个拼妈的时代。"陈辉说,所谓"拼妈",是指能够获得老人提供的家务支持。 对城市双职工家庭,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有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看娃,以及接送孩子上学、上兴趣 班、补习,这样的后勤支持和托举,对小家庭至关重要。于是很多老人在迟暮之年,开启了"漂"的经历,陈辉称 他们为"银发摆渡人"。 在陈辉看来,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老漂家庭",是理解当代中国家庭转型的一个窗口,在公共舆论场上一直被遮蔽 的"老漂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隐性推动力。 有些母女关系也很难处 陈辉对老漂现象的研究,源于他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他母亲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