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露营之歌》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走笔|白山黑水间那座无形的山
新华社· 2025-07-18 15:1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杨靖宇身份背景 - 杨靖宇本名马尚德,祖籍河南确山,曾使用化名张贯一和杨靖宇[3] - 杨靖宇名字由来可能与继承原政委姓氏有关,"靖宇"寓意"安定宇内"[3] - 家人长期不知杨靖宇真实身份,牺牲十余年后才寻获亲人[4] 东北抗联英雄群体特征 - 众多抗联将领使用化名活动,如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李兆麟原名李超兰[6] - 部分烈士仅留下"王大眼珠子"等代称,为保护家人选择匿名[6] - 英雄们离家、战斗、牺牲时使用不同名字,形成特殊身份轨迹[8] 东北红军历史 - 杨靖宇1932年在磐石创建红石砬子根据地,设立红军医院等机构[10] - 将原武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11] - 根据地采用红军模式:政治委员制度、支部建设、土地革命宣传[13] 抗联文化精神 - 杨靖宇提出"灯芯理论":部队如灯芯需百姓灯油支持[13] - 抗联坚持自力更生,遗址出土农具与武器并存[13] - 创作《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等军旅歌曲鼓舞士气[16] 杨靖宇个人特质 - 被称为"口琴将军",随身携带并教授口琴演奏[14] - 创作多首军歌,常在篝火旁为战士演奏《露营之歌》[16] - 兼具文人气质与武将才能,体现"剑胆琴心"特质[14][16] 纪念设施与象征 - 吉林省设立靖宇县及多处纪念场馆[17] - 殉国地118级台阶象征最后118小时战斗[19] - 陵园35级台阶对应35岁生命[19] - 保留疑似杨靖宇食用过的树皮作为传家宝[21]
听!密营深处,战歌未央
新华社· 2025-06-06 11:21
红色旅游发展 - 吉林省磐石市通过"红色引领、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思路推动旅游市场 近两年成功举办吉林省首届红色旅游节和红色讲解员大赛决赛 [3] - "红研红培"项目逐步引爆当地旅游市场 磐石市先后荣获"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县域商业领跑县"荣誉称号 [3] -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成为重要旅游景点 端午假期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在遗址间追寻抗联先烈足迹 [3] 红色文化传承 - 抗联精神通过战歌形式传承 杨靖宇将军创作的《第一路军军歌》和李兆麟将军的《露营之歌》广为流传 [2] - 抗联研究专家刘贤采访300多位抗联老战士和知情人 发现战歌对传承抗联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2] - 杨靖宇曾孙马铖明选择到磐石工作 投身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事业 延续家族红色基因 [3] 考古与遗址保护 -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21年起应用现代考古学方法研究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 使抗联战士生存状态和战斗场景更加清晰 [1] - 遗址发现地窨子式密营遗迹 复原展示当年抗联战士居住环境 木门不足1.5米高 狭小空间需容纳4-5名战士 [1] - 考古队执行领队李宁宁指出密营隐蔽性是其重要特征 遗址现已成为重要红色教育基地 [1] 社会影响与教育 - 长春市一年级学生赵俊熙参观遗址后学唱抗联战歌 童声在山谷中回荡 展现红色教育成效 [3] - 磐石市随处可见抗联精神标语和纪念碑 城市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焕发新活力 [2][3] - 抗联研究处副处长孙太志强调 在血与火中熔铸的东北抗联精神值得永远传唱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