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抗联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五大连池市:铸强“红色引擎”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11-06 14:43
建强教育基地,打造淬炼平台。五大连池市依托朝阳山抗联遗址群,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红色教育基地。该基地建成可同时承接300人规模的"一站式"研学培 训,至今已累计培训党员干部7.2万余人次,成为干部锤炼党性、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 创新师资课程,推动精准施教。为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该市组建"本土骨干+专家智库"复合型师资队伍——遴选8名本地长期致力于研究抗联历史的老党 员老干部成立"红色讲师团",聘请24名省内外党史专家、抗联后代担任特邀讲师,以鲜活故事讲述红色历史。课程设置注重"精准滴灌",开发8类差异化课 程体系,将抗联女英雄赵一曼的"家书"转化为干部攻坚克难的生动案例,把抗联伏击战战术融入防范化解风险的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干部在学史中提升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实现场教学,强化沉浸体验。依托30多处抗联遗址,该市规划3条"重走抗联路"主题路线,设置52个现场教学点。干部身着仿制军装,沿抗联路线徒步前 行,在密营遗址聆听战斗故事,在"抗联课堂"体验艰苦岁月。黑河市教体局干部刘曦元深有感触:"踏上先烈热血浸染的土地,才真切体会到'信仰'的分量。 先辈们绝境求生的智慧,正是我们应对当下工作难题的鲜活教材。" "红色 ...
牡丹江师范学院原创音乐剧演绎《永不磨灭的信念》
中国青年报· 2025-11-01 07:01
项目背景与核心理念 - 牡丹江师范学院以音乐剧形式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旨在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弘扬红色基因[2] - 项目核心观点是通过青年视角呈现厚重历史,让青春在和平年代承载记忆,使东北抗联精神走进年轻人内心[1][2] 音乐剧制作与内容 - 音乐剧自2020年开始谋划,于2024年搬上舞台,剧本创作严谨并经过多次专家研讨会[4] - 演出时长90分钟左右共5幕,讲述虚构人物连长赵汗青与指导员丹梅带领抗联战士与日军战斗的故事[4] - 采用虚构人物旨在使剧本更适合音乐剧形式,并让大学生通过普通战士的故事产生代入感,理解这是千千万万抗联战士的缩影[5] 演出规模与参与人员 - 近期演出演员接近100人,包括学生演员和几位青年教师,台下有1500多名新生观看[5][9] - 主要演员包括00后学生裴一阳(饰演赵汗青)和教师王雪(饰演丹梅),裴一阳曾于去年演过该角色且今年因时间紧被母校邀约再次出演[7][8] 演员投入与角色塑造 - 00后学生孙钰淇为扮演传令兵小角色付出大量心血,走路吃饭睡觉都在思考如何演好演活[6] - 教师王雪为贴合角色曾尝试增高鞋和肩部填充物,最终认识到抗联女战士真正吸引人的是坚强内核,参演后个人毅力显著提升[9] 演出效果与社会影响 - 演出结束谢幕时1500多名观众情不自禁起立鼓掌,新生反馈称东北抗联精神通过音乐剧变得具象化和鲜活[10] - 学校计划让该剧走出校园,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流动课堂以持续扩大育人辐射效应[10]
首次记录荡气回肠的抗联史诗
辽宁日报· 2025-10-14 09:04
这是《东北日报》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一版,长篇通讯《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 史略》占据了主要篇幅。 开篇的话 今年,是《东北日报》创刊80周年。 从1945年11月1日到1954年8月31日,不到九年的时光里,《东北日报》亲历了解放战争的硝烟,见 证了新中国的诞生,铭记了抗美援朝的烽火,记录着东北大地的沧桑巨变,一段峥嵘风貌,一张名家辈 出、名作迭出的新闻纸,共同成就了一部编年史。 《东北日报》是《辽宁日报》的前身,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辽报人秉承《东北日报》"听党指 挥,心系人民,团结协作"的新闻传统,不断推出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名篇佳作,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 转折关头照亮前路,在时代的激流中传递信念,充分发挥了省委机关报的作用。 为了传承优秀新闻传统,向《东北日报》的新闻前辈致敬,从今日起,《辽宁日报》推出"名篇新 读——纪念《东北日报》创刊80周年"专栏,精心选取《东北日报》的部分代表性篇章,带您重新走进 那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泛黄的报章字句间,感受新闻的力量,追寻先辈的足迹,聆听历史的回响。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来在东北的抗日斗争,就其残酷与艰苦的程度, 英勇与成功的结 ...
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军营
辽宁日报· 2025-09-28 09:30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党史学习教育 [1] - 活动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团省委、辽宁科技学院联合主办,地点在军营,面向部队官兵 [1] - 活动参与人数超过4000人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综合运用讲、唱、诵、舞等表现形式 [1] - 生动讲述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 [1] - 重点阐释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1] - 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通过军地联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军地合力 [1] 组织建设与工作成效 - 省委党史研究室通过强化协同联动、深化资源整合、培育新生力量以组建宣讲队伍 [1] - 宣讲队伍由党史专家、大学生志愿者、基层骨干、红色讲解员构成 [1] - 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七进"工作,多点发力以拓展影响力和覆盖面 [1]
为了国家和民族——感受革命先烈的瞩望访东北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佟国波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2] - 忠诚于党体现在东北抗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执行党的路线,即使孤悬敌后也始终不改其志 [2] - 勇赴国难体现在国家危难之际,东北抗联将士如赵一曼般挺身而出、视死如归 [3] - 血战到底体现在杨靖宇将军等将士顽强御敌、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其牺牲时胃里仅有枯草、树皮和棉絮 [3] 东北抗联的历史作用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的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 - 中国共产党在支持和参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同时,创建了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反日游击队,后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 [4][5]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配合关内抗战,牵制和打击日本侵略者,使其无法抽调更多兵力入关作战 [5] -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与日本侵略者作战、坚持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 [5] 纪念馆的传承工作与成效 - 纪念馆以弘扬英烈精神为己任,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并创新保护利用,持续推出优质红色陈列展览 [6] - 自2021年以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观众1056.66万人次,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专题展览15个,其中4个获得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的重点推介 [6] - 组建流动展览小分队,四代队员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乡村等地,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的百余个市,总行程达5万公里 [6] - 流动展览小分队累计开展巡展和宣讲报告5000余场,受教育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 [6] - 通过文物数字化扫描、智慧社教活动等方式,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互动学习,以拓宽覆盖面和增强影响力 [6]
“奶奶,今天的盛世我替您见证”(跨越时空的精神回响)
人民日报· 2025-09-23 08:38
纪念活动与情感表达 - 陈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情绪激动 代表东北抗联的杨靖宇支队战旗出场时她忍不住红了眼眶[2] - 她表示奶奶与战友们的梦想是祖国能有今天强大的模样 并替奶奶见证今日盛世[2] 赵一曼生平事迹 -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 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2] - 九一八事变后化名赵一曼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 在沈阳哈尔滨担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等职[2] - 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英勇就义 年仅31岁 就义前在列车上给儿子写下绝笔信[2] 精神传承与后代行动 - 陈红作为烈士后代致力于传承先烈精神 退休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宣讲东北抗联历史和赵一曼革命故事[2] - 她希望年轻一代坚定信仰 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强大 强调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 - 陈红给奶奶赵一曼回信 表示先烈崇高精神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英烈化作了长明灯 后人需要将灯火传得更远[2]
多地举行活动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勿忘九一八 奋发向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19 22:06
纪念活动概况 - 多地举办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 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2][3] - 活动形式包括启动仪式、默哀、敬献花篮、参观遗址和纪念馆、主题宣讲、文艺表演等 [1][2][3] 吉林省活动 - 吉林省勿忘九一八暨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场活动在磐石市靖宇广场举行 参与人数达数千人 [1] - 参与者包括东北抗联将士后代和社会各界代表 活动内容包括向杨靖宇将军雕塑默哀和重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 [1] 黑龙江省活动 - 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青少年勿忘九一八主题示范活动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广场举办 [2] - 活动内容包括哈尔滨音乐学院学生演唱《松花江上》、青年讲师团讲师讲述抗联历史、黑龙江大学学生朗诵《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 [2] 辽宁省与山东省活动 - 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和丹东市辽东学院举办祭奠英烈和历史照片展览活动 [2]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供电部门组织干部职工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济南市洪家楼第三小学组织主题实践活动 [2] 江西省活动 - 江西省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举行勿忘历史珍爱和平主题活动 参与代表约200人来自南昌海关、邮政和多所中小学 [3] - 活动在10时整鸣响防空警报 众人垂首肃立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凝聚力量
新华社· 2025-09-19 13:50
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朗读赵一曼绝笔信,深情评价杨靖宇事迹[4] - 吉林大学成立东北抗联研究中心和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与吉林省博物院联合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构建研究传承新格局[8] - 辽宁科技学院打造东北抗联精神育人“筑梦空间”展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校内外4万余人次参观,并成立抗联学院将红色精神融入教学[9]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 -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每年接待参观者数万人,成为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 - 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密林作为抗联第一军根据地,每年有数以万计学员参与“重走抗联路”活动,自2017年以来已有10万余人次参与[10][12] - 辽宁宽甸天桥沟景区从抗联根据地发展为红色旅游胜地,杨靖宇将军雕像前瞻仰者络绎不绝[13] 精神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 辽宁宽甸黎明村通过发展野山参种植,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千元增长10倍,5万亩基地成为“绿色银行”[13] - 黑龙江尚志市元宝村投资建设铅笔工业园区,年加工铅笔21亿支,成为国内铅笔板行业“隐形冠军”[13] - 尚志市发展4.5万亩浆果种植基地,2024年浆果速冻单果产量达1.5万吨,红树莓产品远销欧洲[13]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突破 - 鞍钢本钢集团生产的高强汽车用钢,巴掌大钢板能承受3头成年蓝鲸重量,工艺技术和装备达世界一流[14]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以“为国铸剑”为使命,研发从歼击机到舰载机等先进战机,展现“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劲头[14] - 中国一重集团自主研发百万千瓦级核电锻件和大型石化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并远销全球,支撑国家能源与工业安全[14][15]
勿忘九一八 奋发向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32
纪念活动概况 -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 多地举办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2][3] - 活动主题包括“勿忘九一八”和“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等 [1][2][3] 吉林省活动 - “吉林省勿忘九一八暨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场活动在磐石市靖宇广场举行 数千人参与默哀 [1] - 参与者包括东北抗联将士后代和社会各界代表 并前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重走抗联路 [1] 黑龙江省活动 - 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青少年主题示范活动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广场举办 [2] - 活动内容包括学生演唱《松花江上》、讲师讲述抗联历史和学生朗诵等 随后参观陈列馆 [2] - 东北烈士纪念馆同日举办主题活动 人们追思先烈并汲取奋进力量 [2] 辽宁省活动 - 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前举行祭奠英烈活动 人们摆放花篮 [2] - 丹东市辽东学院展出100余幅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照片 吸引观众参观学习 [2] 山东省活动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供电部门组织职工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 -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组织开展“革命精神润童心 缅怀先烈慰忠魂”主题实践活动 [2] 江西省活动 - 江西省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举行“勿忘历史 珍爱和平”主题活动 约200人参加 [3] - 活动在10时整防空警报响起时开始 包括敬献花篮等环节 学生代表表达传承精神建设祖国的决心 [3]
镜观·回响|白山黑水铸忠魂
新华社· 2025-09-18 15:29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 - 东北抗日联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背景下,独立坚持游击战争长达14年 [7] -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4] 主要英雄人物事迹 - 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联建立密营开展游击战,1940年壮烈殉国时年仅35岁,敌人剖腹发现其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9] - 赵尚志率领部队远征松嫩平原作战百余次,1942年受重伤被俘后宁死不屈,牺牲时年仅34岁 [11] - 赵一曼在负重伤被捕后于1936年英勇就义,年仅31岁,就义前在列车上给儿子写下绝笔信 [13] - 以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在1938年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弹尽后宁死不屈投江殉国 [15] 纪念场馆与教育活动 -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于2007年建成,是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接待观众超过600万人次,馆藏照片、史料、文物1000余件 [16] - 抗联中学与陈列馆相邻,每年开展精神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敬献花篮缅怀英烈 [16] - 辽宁推动抗联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编辑《中小学生抗联史读本》并举办表演、征文等主题活动 [17] - 杨靖宇将军的曾孙马铖明在红色历史陈列馆为游客介绍抗联历史 [19] 展览与艺术表现形式 - 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展现杨靖宇形象的雕塑作品《脊梁》 [21] - 《抗战烽火中的哈尔滨》专题展展出藏品202件图片254张,展现抗联历史贡献 [23]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收藏“抗联之魂”大型全景艺术综合体,并引入VR、声光电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 [29] - 沈阳音乐学院复排的大型舞台歌剧《星星之火》以经典形式歌颂东北抗联战士的英勇壮举 [29] 红色旅游与遗址保护 - 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抗联密营遗址群得到建设投入,发挥红色教育和科普研学功能 [26] - 游客在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参观兵工厂、被服厂等抗日基地遗址 [26] - “重走抗联路”活动组织学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红军岗”聆听抗联事迹介绍 [27]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对外开放,形成多维度、立体化展示体系 [29] 技术应用与创新传承 - 通过沉浸式体验以及VR、AR等新技术的引入,使东北抗联历史得以更生动地复现 [24]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利用VR、声光电等展示技术增强展览效果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