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城坐雨图》
icon
搜索文档
唐林:二十世纪大师笔下的青城山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2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填补20世纪绘画大师专题研究青城山题材作品的学术空白,聚焦于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陆俨少、关山月、何海霞六位大师[1] - 研究梳理了大师们青城山题材作品的情况、影响、创作背景及市场表现,指出这些作品是青城山和中国美术的宝贵财富[1][84] - 研究表明青城山作为写生圣地对大师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入蜀方知画意浓"是真实写照,但其题材尚未诞生如《黄山汤口》等公认的山水画巅峰巨作[12][84][85] 六位绘画大师及其青城山作品分析 - **黄宾虹**:1932年赴蜀讲学,蜀游经历正值其艺术"70变法"关键期,巴蜀山川对其画风从"白宾虹"转向"黑宾虹"影响深远[7][8];其《青城坐雨图》(1933年作)是晚年变法最具标志性的作品,运用"雨淋墙头"技法,藏于浙江省博物馆[11][12];《青城山掷笔峰》(1952年作)在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以805万元人民币成交[18];《青城第一峰》(1952年作)在2017年中国嘉德秋拍以345万元人民币成交[23] - **徐悲鸿**:1943年暑期带领学生于青城山写生,创作灵感丰富[25];一生仅有两幅青城山题材作品,《银杏树》(油画,1943年作)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画中红衣女子为其妻廖静文[26];另一幅《青城道中》(或名《青城山》)情况不明,亦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28][29] - **张大千**:作为四川人,1938-1948年间曾于青城山寓居三年多,创作千余幅作品,即使晚年旅居海外,青城山仍是其重要创作题材[32];《青城南望》(1944年作)为其青城山水的奠基之作,在2021年开拍国际拍卖会以2070万元人民币成交[34][36];《青城山通景屏》(1962年作于巴西)是泼墨山水里程碑式作品,奠定其泼墨技法基础,201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以748万港币成交[37][38][39];《烟寰青城图》(1977年作)原计划于202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估价2600-4000万港币,但撤拍[43] - **何海霞**:作为张大千弟子,1946年后随师居青城山,对其艺术是转折点[45];《人在画图中》(1982年作)奠定其全景山水艺术基础,在荣宝斋(上海)2011年拍卖以2070万元人民币成交[46][47];《乐律绕青城》(1981年作)在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以138万元人民币成交[50];《青城山色》(1989年作)在北京翰海2014年春拍以287.5万元人民币成交[53] - **陆俨少**:曾于1939年和1984年两次游历青城山,所绘青城山题材作品数量在六位大师中仅次于张大千[54][55];《青城天下幽》(1979年作)在2014年北京保利秋拍以178.25万元人民币成交[57];《青城积翠图》(1979年作)在北京匡时2012年秋拍以241.5万元人民币成交[59][60];《青城山色》(1990年作)在北京荣宝2019年春拍以300万元人民币成交[63] - **关山月**:1941年与赵望云结伴至青城山写生,此次经历成为其艺术转型重要契机[66];其《青城山全景图》(1941年作)在2016年北京匡时秋拍以700万元人民币成交,是目前所知其唯一的青城山题材作品[67][68] 青城山题材作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地位 - 六位大师的艺术成就和市场认可度极高,个人作品最高拍卖价如黄宾虹《黄山汤口》3.45亿元、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3.7亿港元等,均是时代翘楚[83] - 大师们的青城山题材作品在拍卖市场表现强劲,如张大千《青城南望》2070万元、何海霞《人在画图中》2070万元、吴冠中《青城山》1500万港币,显示出较高的市场号召力[84] - 青城山题材作品对大师个人艺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如黄宾虹《青城坐雨图》是其晚年变法标志,张大千《青城山通景屏》奠定其泼墨技法基础,何海霞《人在画图中》奠定其全景山水基础[84] - 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70年,从上世纪40年代至21世纪初,部分为现场写生,部分为日后追忆,源头均来自青城山的写生体验[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