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

搜索文档
小剧场:实验性何妨“往回看”(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小剧场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将有24部作品在3个月内轮番上演 [1] - 小剧场具有低成本制作和开放舞台空间的特点 成为文艺创作的"试验田" [1] - 行业已形成独特生态:中坚力量是兼具艺术与市场属性的作品 两侧分别是偏市场属性和偏实验性的创作 [1] - 该生态已持续近20年 推动文艺整体发展 [1] 小剧场创作成果 - 开心麻花电影《驴得水》起源于同名小剧场作品 [1] - "话剧九人"剧团从小剧场作品《四张机》《春逝》起步 逐渐发展为大剧场演出力量 [1] - 相比快速发展的演艺事业 小剧场在剧目创新和演出场次方面表现不突出 [1] 当前主流演出类型 - 沉浸式剧场:以低成本推动多场次演出 如《阿波罗尼亚》3年演出近千场 [2] - 实验性演出:如乌镇戏剧节《躺平2.0》每场仅10-20名观众 与AI共同完成演出 [2] - 阿那亚戏剧节《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凌晨海边演出至日出 [2] 行业发展动因 - 表层原因:演艺市场繁荣抬高成本 优秀创作者流向更大市场 [3] - 深层原因:创作者受西方前卫剧场观念影响 [3] - 北京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已形成规模效应 包括昆曲、京剧和地方戏创新 [3] 传统戏曲创新 - 泉州梨园戏通过小剧场展演寻找当代表达 [3] -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结合沉浸式剧场与音乐剧风格 推出越剧《新龙门客栈》 [3] - 行业趋势从西方前卫艺术转向从传统出发的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