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龟兹》舞蹈短片
icon
搜索文档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何以成为“顶流”?
环球网· 2025-06-13 17:21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核心内容 论坛背景与组织架构 - 分论坛主题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探讨如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并解析其成为网络"顶流"的密码 [1][3] -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舆情管理局、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联合承办,安徽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协办,120余名嘉宾参会 [3] 文化认同与数字传播 - 中华文化符号(汉字、传统节日、历史典故等)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具有情感温度与跨民族共鸣 [4] - 新疆莫尔寺遗址考古成果通过新媒体直播实现"开放式课堂"传播,实证新疆历史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关系 [5] - 徽州文化通过数字化集成、智能化生成和互联网传播进行创新性转化,从地域文化升级为全国性文化符号 [6] 主流媒体与内容创新实践 - 中国日报通过议题设置(如新疆光伏产业报道)和普通人故事传播,结合正面宣介与批驳澄清强化国际话语权 [7] - 道中华文宣平台上线两年,以"历史讲现实、事实讲道理"的叙事体系推出《正道》专栏,AI技术赋能流量增长 [8][9] - 河南卫视民族乐舞《家园列车》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与AR/XR技术,契合观众对传统文化复兴的热切期盼 [9][10] 网络传播案例与跨界合作 - 舞蹈短片《龟兹》全网浏览量破亿,通过现代舞蹈活化龟兹壁画,成为TikTok热门话题 [11] - 英国博主司徒建国通过记录蒙古族"男儿三艺"等民族特色内容,向国际传播真实多元的中国形象 [11] - 中学生周彦博利用网络开展50余场民族文化宣讲,覆盖超5000人次,推动文化认同 [12] 未来行动计划 - "道中华边疆行(神州行)"2025年将走进宁夏、新疆等地,联动边疆与内地文化 [13] - "中华瑰宝"文物创意秀活动联合主流媒体平台,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以增强文化自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