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别克GL8 PHEV

搜索文档
日产N7月销激增9倍,合资电车“回血”搅动电池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23 17:45
合资电车市场策略 - 合资汽车制造商通过激进定价策略和新车型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寻找增长点,搅动市场格局并影响动力电池供应链[1] - 多款合资新能源车型销量显著上升:东风日产N7月销量从4月665台攀升至6月6189台,成为最快订单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1] -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三个月订单近3万辆,交付近2万辆 上汽通用别克GL8 PHEV占6月新能源销量三分之二以上 长安马自达EZ-60未上市已获超3万辆盲订[1] - 合资品牌采取"高配低价"定价方式,形成隐性价格战 例如东风日产N7售价11.99万-14.99万却支持激光雷达 广汽丰田铂智3X起售价从近20万降至11万以下[2] 市场竞争格局 - 合资品牌选择10-15万价格区间发力纯电车型,与中国品牌主攻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车形成错位竞争[2] - 电动化技术成熟缩短后来者追赶差距 但6月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6.6%(批发)和5.3%(零售),远低于自主品牌超65%[3] 电池供应链变化 - 合资车企调整电池采购策略,从依赖宁德时代/日韩企业转向多元化合作 欣旺达/中创新航/正力新能/蜂巢能源等本土供应商进入合资供应链[4] - 欣旺达作为东风日产N7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突破3% 中创新航为广汽丰田铂智3X/长安马自达EZ-60配套,上半年装车量近20GWh[4] - 合资车企构建本土化核心供应链 丰田与松下合资的泰星能源投资37亿元在大连建设电池项目[4] 未来挑战 - 价格战策略可持续性及差异化优势建立将影响电池配套订单稳定性与利润空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