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化应用综合大模型

搜索文档
让更多高科技走向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5-04 06:00
文章核心观点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成果亮眼,折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潜力,但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供需错位、中试环节和融资体系等堵点,需重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以驱动高质量发展 [1][3] 科交会成果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超千亿元对接金额刷新前两届签约金额纪录 [1] - 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揭牌,“政产学研金服用”平台上线,发布安徽科技大市场城市合伙人招募计划及两个大模型 [1] 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 供需错位的“双盲困境”是最大堵点,科研机构与企业存在沟通壁垒,高校院所成果缺乏商业适配性,企业难精准获取技术 [1] - 中试环节的“死亡谷”是最陡断层,中试是科技成果迈向工程化与产业化关键一跃,其高风险、长周期致市场资本观望 [2] - 融资体系的“断裂带”是最强刚需,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资金需求与现实融资情况不匹配,大量早期技术成“融资孤儿” [3] 解决措施 - 建立“双向翻译”平台、推行“企业出题、科研答题”模式,构建常态化平台,试点“悬赏制”科研 [2] - 建设专业化中试平台、建立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建设跨区域中试基地,设立中试保险产品 [2] - 丰富科技金融工具箱,完善梯度培育体系,推广“投贷联动”模式,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构建全周期资本支持链条 [3] 发展目标 - 打破制度藩篱、贯通要素流动、重塑价值链条,重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让高科技走向大市场驱动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