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计划

搜索文档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守护“神话之鸟”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1 17:43
中华凤头燕鸥保护项目 - 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37年后曾被认为灭绝,2000年在福建马祖列岛重新被发现 [5] - 2004年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发现15只中华凤头燕鸥混群在近4000只大凤头燕鸥中 [5] - 2013年启动人工招引计划,当年成功繁育出2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为全球首次人工建立该物种繁殖场 [6] 种群恢复进展 - 2013年人工招引计划吸引3000多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栖息 [6] - 2015年和2023年分别在舟山五峙山列岛和温州南麂列岛建立第二、第三个繁殖场 [7] - 2025年南麂列岛已记录到6枚中华凤头燕鸥鸟蛋,打破往年纪录 [12] 保护措施 - 采用"社群吸引技术"引导鸟类选择繁殖栖息地,为国内首个系统性应用该技术的保育项目 [6] - 建立三个繁殖场,配备驻岛监测员进行全程观察记录 [7][8][9] - 监测内容包括迁徙调查、繁殖行为记录、天敌干扰情况等,使用标记点定位和远程观察小屋 [9] 物种特性 - 中华凤头燕鸥与大凤头燕鸥为近亲,区别在于前者羽色更白且喙尖黑色 [5] - 每年3月下旬开始迁徙至浙江、福建沿海繁殖,孵化周期约27天,每窝仅产1个蛋 [10] - 幼鸟需3年才会返回出生地繁殖后代 [10] 保护挑战 - 主要威胁包括台风、人为干扰(如盗蛋)、天敌捕食等 [6] - 当前仍面临栖息地被占用、海洋污染等环境变化威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