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戏剧梅花奖
icon
搜索文档
重视一剧之本 突出表演中心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概况 -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第二十六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在上海评出,上海歌舞团演员朱洁静获奖并发表感言 [1] -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我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本届经过严格筛选,17名演员进入终评,最终15名获奖 [1] - 获奖演员来自13个省份,涵盖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等11个戏曲剧种及话剧、舞剧等表演艺术门类,年龄最小的仅31岁 [1] - 终评活动包括17场演出、30余场演前导赏和3场城市快闪等,持续半个月,上海"全城有戏" [1] 评奖机制改革与创新 - 本届梅花奖首次开辟民营剧团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进入终评并获奖 [2] - 鼓励未曾获奖的地域、剧种演员参评,重视戏剧门类的多元性、地域的广泛性、剧种的多样性、行当的丰富性 [2] - 曹禺剧本奖开通个人申报通道,收到个人投稿7部,首次有澳门作品获奖,台湾(与大陆作者合作)作品首获提名 [2] - 评奖持续深化机制改革,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两新"戏剧工作者发展,推出剧目展演、演前导赏、主题研讨会等活动 [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本届梅花奖是自1983年设立以来首次落地上海,观众热情高涨,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开启终评大幕 [1] - 中国剧协强调文艺工作者要重视一剧之本,突出表演中心,以评奖办节为龙头,促进出人出戏,构建健康戏剧生态 [2] - 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和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实现艺术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