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戏剧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早已是我心归处(海客话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08:55
约瑟夫·格雷夫斯正在授课。 七幕人生供图 约瑟夫·格雷夫斯自2002年起开始在中国生活并从事戏剧创作工作。他将众多西方经典剧目搬上中国舞 台,也带着中国戏剧作品赴美国、英国及中东地区演出,绽放国际舞台。 与中国结缘 2002年8月,我踩着盛夏的余温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前,无论是台前演绎,抑或是幕后执导,我的 戏剧足迹已踏上过很多国家的舞台,却唯独未曾触碰这片东方沃土。关于中国戏剧,我也仅读过零星文 字,对其鲜活生态的一面近乎一无所知。 约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是知名的美国戏剧家。他的戏剧、音乐剧及歌剧作品不仅登上过伦 敦西区的舞台,还在英国、美国等多地巡演。 当收到在中国执导一部莎士比亚剧作的邀约时,我心中满是雀跃。彼时的我未曾预料,这段中国之旅会 彻底改写我的人生轨迹——只用了短短一年,我便将绝大部分戏剧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这片土地,并深 深扎根于此。 在中国的岁月里,有一份意外之喜始终萦绕心间。作为一名美国人,遥远的西方故土从未让我生出思乡 情愫,反倒每次暂别中国,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赴他国投身戏剧工作,不出两周,对中国的牵挂便会 如藤蔓般缠绕在我的心头。也正因这份牵挂,过去23年里 ...
德国邵宾纳剧院回归,两部力作上海首演
第一财经· 2025-11-01 09:17
演出安排 - 秋是国际戏剧季活动时间为10月至12月,期间将有10台共54场演出上演 [1] - 演出团体来自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白俄罗斯及中国等多个国家 [1] 重点剧目与艺术家 - 德国邵宾纳剧院将带来《米歇尔·科尔哈斯》和《理查三世》两部作品,分别于10月31日和11月7日完成上海首演 [1] - 《理查三世》由剧院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执导,主演拉斯·艾丁格曾因电影《波斯语课》为中国观众熟知 [1] - 演员拉斯·艾丁格表示此次将是他第三次造访上海,并对与观众互动印象深刻 [3] - 《米歇尔·科尔哈斯》由西蒙·麦克伯尼与安娜贝尔·阿登共同打造,西蒙·麦克伯尼曾获超过50项国际大奖 [3] 剧目内容与特色 - 《理查三世》以现实主义风格重新诠释莎士比亚经典,聚焦政治阴谋与人性欲望 [1] - 拉斯·艾丁格认为理查三世角色复杂,集野心、操控力与人性黑暗于一身,表演挑战性高 [3] - 《米歇尔·科尔哈斯》改编自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同名小说,讲述马贩寻求正义的故事 [3] 剧场延伸活动 - 剧场通过演前导赏、创作对谈、商户联动等形式拓展观演体验 [3] - 11月5日将举办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与孟京辉的对谈活动,奥斯特玛雅分享创作理念,孟京辉探讨中国当代戏剧的平衡发展 [3]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桂林献艺
广西日报· 2025-10-27 09:13
活动概况 -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WTEA)戏剧邀请展于10月24日至26日在桂林艺术节期间举行 [1] - 活动汇集来自中国、格鲁吉亚、希腊、俄罗斯、美国、英国6个国家的6所戏剧院校师生 [1] - 本次活动是联盟继2023年后,时隔两年再度受邀参加桂林艺术节 [1] 演出内容 - 中央戏剧学院演出原创话剧《庄周梦蝶》,运用皮影、戏曲程式等元素构建东方美学意境 [1] - 其他五所院校分别带来《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工匠的仲夏夜之梦》、《一个简单的故事》、《154种方式说爱你》、《借着爱的轻翼》共6场风格各异的演出 [1] - 演出以桂林山水为实景舞台,主题围绕“梦”与“恋”展开 [1] 市场反响 - 各国青年艺术家对在桂林山水实景舞台演出普遍感到“惊喜” [2] - 本土观众认为本届艺术节剧目质量很高且票价亲民 [2] - 有资深戏迷专程从上海返回桂林支持每一届艺术节,显示活动具备一定吸引力与客户忠诚度 [2]
一群冰城大学生的戏剧梦
中国青年报· 2025-10-24 06:54
公司核心活动与成就 - 公司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焦文博于2020年6月创立,名为“香蕉戏剧”工作室[3][7] - 公司孵化了冰城高校戏剧联盟,吸纳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戏剧社团[3] - 公司已成功举办两届冰城之春戏剧节,第二届的参与高校、剧社及大学生数量相比第一届明显增加[3][12] - 公司的作品《编剧与角色》和《附子》入围第七届大凉山戏剧节展演单元,这是继去年凭借《小猫历险记》入围后的第二次入围[3] 行业生态与市场基础 - 哈尔滨拥有浓厚的戏剧氛围和历史基础,早在1917年就成立了“改良剧社”,后续各种剧团、剧社和校园剧团竞相成立[7] - 市场存在需求证据,例如有市民表示40年前在哈尔滨话剧院看过话剧,并有老奶奶带着孙女询问话剧《人性的证明》的票务情况[7] - 行业内有本土戏剧人坚守,例如1956年成立的齐齐哈尔市话剧团为开拓市场曾到哈尔滨演出[9] 业务模式与推广策略 - 公司通过剧本围读进行戏剧普及,已举办8次活动,约140人次参加,每次活动持续2-3小时,参与者以30岁左右的青年为主,职业包括医生、律师等[10][11] - 公司推动校园戏剧社团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例如在商场举办戏剧节,首届有4所高校的80多名大学生带来10个原创话剧[11] - 公司利用小红书等线上平台进行库库(快速、频繁)宣传,演出几乎场场爆满,观众热情超出预期[12] 社会影响与参与者反馈 - 活动参与者包括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有理工科学生因此计划跨考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并认为戏剧能为单一课外生活打开一扇窗户[13] - 社会人士认为剧本围读是很好的解压形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能让人从工作中跳脱出来,获得看待现实问题的新视角[15] - 有参与者受公司活动启发,于2023年成立主打即兴表演的小团队,争取每周练习一次,旨在让每个人的故事被听到[15]
文化产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慢功夫
江南时报· 2025-10-23 16:24
行业核心理念 - 文化产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是慢功夫,长期主义尤为重要[1] - 行业不能指望一部戏或一个演员的走红撑起整个行业,不能为了短期热度迷失自我[1] - 戏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是内容生产与市场生态双向奔赴的长期事业[1] 内容生产策略 - 戏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内容之守正基于对剧种本体的敬畏[1] - 传统戏剧的写意美学是中国人对空间与时间独特认知的凝练[1] - 以越剧为例,其唱腔柔美、女小生俊朗风骨、以情动人之叙事内核是历经百年沉淀的艺术基因[1] - 今日科技发展和舞台迭代提供了更多表现手法,但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否则创新只会是昙花一现[1] - 内容之创新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回应和对时代热点的捕捉[2] 市场生态建设 - 市场是一个有成熟供应链、生产链、销售规则等的完整生态,是传统戏剧的血液循环系统[2] - 没有健康的循环,再好的内容也无法抵达观众,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2] - 既要关注内容创作,也要培育市场,做懂市场的艺术家和有艺术追求的产品人[2] - 艺术作品需要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滋养,长线运营滋养戏剧艺术的生命力[2] - 越剧《新龙门客栈》驻场演出超过350场,证明了长线运营的价值[2] 行业发展方向 - 需推动内容生产与市场生态的双向赋能,做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作品[1] - 良性的市场生态需要行业一同建设和维护,学习和引进更科学的流程和结构[2] - 需考虑优质内容的正确推广、优秀人才的发展引导、观众基数的良性维护[2] - 行业不能止步于立项-结项的循环,不能仅以奖项和业绩标榜自身[2] - 荣誉代表过去探索路径正确,但在开拓未来之路上,失败也有意义和价值[2]
戏剧传承:艺术与市场双向奔赴(新语)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21
行业核心观点 - 文化产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是慢功夫,长期主义尤为重要[1] - 戏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是内容生产与市场生态双向奔赴的长期事业[1] - 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必须推动内容生产与市场生态的双向赋能[1] 内容创作与传承 - 内容之“守正”基于对剧种本体之敬畏,传统戏剧的写意美学是中国人对空间与时间独特认知的凝练[1] - 越剧的唱腔柔美、女小生之俊朗风骨、以情动人之叙事内核是历经百年沉淀的艺术基因[1] - 即便科技发展带来更多表现手法,创新也需遵循艺术规律,否则只会是昙花一现[1] - 内容之创新需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回应和对时代热点的捕捉[2] - 艺术作品需要时间的检验,例如复排作品《寇流兰与杜丽娘》在9年后仍获得观众认可[2] 市场生态与运营 - 市场是一个有成熟供应链、生产链、销售规则等的完整生态,是传统戏剧的“血液循环系统”[2] - 行业从业者需做“懂市场的艺术家”和“有艺术追求的产品人”,既要关注内容创作也要培育市场[1][2] - 长线运营能滋养戏剧艺术的生命力,例如越剧《新龙门客栈》驻场演出超过350场[2] - 良性的市场生态需要行业一同建设,学习和引进更科学的流程和结构,不能止步于“立项—结项”的循环[2] - 优质内容的正确推广、优秀人才的发展引导、观众基数的良性维护都值得考虑[2]
让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戏剧教育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于中戏开幕
新京报· 2025-10-20 22:32
活动概述 -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5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于10月20日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开幕,活动持续至10月22日,最终评选结果将于10月24日桂林艺术节开幕式揭晓 [1] - 展演主题为“梦”与“恋”,参与国家包括英国、美国、俄罗斯、希腊、格鲁吉亚和中国 [2] - 活动旨在通过戏剧加强世界范围内戏剧院校的交流,促进不同文化对话,推动戏剧教育繁荣 [1] 中央戏剧学院参展作品 - 作为东道主,中央戏剧学院带来首部展演作品《庄周梦蝶》,该剧以《庄子》哲学思想为内核,是一部融合中国哲学智慧的诗意剧作 [2] - 该作品制作方为“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央戏剧学院是首批34个创新团队中唯一的艺术类团队 [2] - 剧目涵盖了皮影等中国非遗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国际巡演让中国文化被世界看见并理解 [3] 国际交流与文化影响 -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于2016年10月在北京成立,由中央戏剧学院发起,目前已有来自13个国家的16所世界知名戏剧院校加入 [1] - 《庄周梦蝶》剧目自今年4月起已在韩国、爱丁堡和日本进行展演,在爱丁堡的八场演出场场爆满,获得国际观众积极反馈 [3] - 近两年,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广西相关部门打造桂林艺术节,将不同国家的戏剧文化向民间推动,促进文化交流 [3] 行业发展趋势 - 联盟以全球为视野,致力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推动戏剧教育发展 [1] - 行业通过“梦”与“爱”等永恒主题的艺术作品表达人类精神世界,促进各民族融合及戏剧教育的国际交流 [4]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嘉宜:上海为粤剧提供了国际化舞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12:48
活动概述 -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 [1]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于10月18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1] 艺术表演 - 广州粤剧院在开幕式上表演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选段 [1] - 表演由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嘉宜主演 [1] 文化融合与影响 - 粤剧《双绣缘》将粤剧表演形式与广绣两项非遗元素巧妙融合呈现"美美与共"的艺术效果 [1] - 上海被描述为文化重地拥有众多本地观众并吸引新群体观众及全球受众 [1] - 广东的开放包容与锐意创新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精神相契合 [1]
新华社权威快报|《黑神话:悟空》等获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新华社· 2025-10-16 16:39
活动概览 -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于10月16日在山东青岛开幕 [3] - 活动期间举行了我国版权领域最高奖项中国版权金奖的颁奖仪式 [3] - 该奖项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设立 [3] 获奖作品 - 图书类获奖作品为《我的阿勒泰》 [1][3] - 电影类获奖作品为《哪吒之魔童闹海》 [1][3] - 电视剧类获奖作品为《西北岁月》 [3] - 游戏类获奖作品为《黑神话:悟空》 [1][3] - 戏剧类获奖作品为昆剧全本《牡丹亭》 [1][3] - 综艺节目类获奖作品为《国家宝藏·展演季》 [3] 获奖单位 -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获颁推广运用奖 [3]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等5家单位获颁保护奖 [3] - 青岛市新闻出版局等4家单位获颁管理奖 [3]
14部中外剧目亮相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
新华社· 2025-10-12 16:29
活动概述 -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于10月11日在北京开幕 [1] - 开幕剧为北京人艺新排话剧《哈姆雷特》在首都剧场演出 [1] - 活动为期一个半月 [1] 活动内容 - 邀请展集中呈献来自意大利 格鲁吉亚 法国 德国 奥地利 英国 西班牙 保加利亚 中国等9个国家的14部作品 [1] - 配套活动包括戏剧工作坊 高清影像放映 艺术讲座 戏剧赏析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