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取威虎山》
icon
搜索文档
“眼睛里要有东西”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 - 京剧表演艺术家通过长期实践积累深厚功底,30多年演出《智取威虎山》达100多场,体现对传统剧目的持续深耕 [2] - 角色塑造注重细节,如戴帽子角度、系腰带位置、拔枪手势等动作设计均需精准体现英雄气概,融合麒派、余派、马派等多流派技法 [3][4] - 表演强调情感投入,老一辈艺术家通过真实场景启发演员理解角色动机,例如用"解放军睡马路"历史事件诠释英雄精神内核 [2][3] 传统艺术学习方法 - 学习过程注重基础训练,需掌握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等多项技能,念白逻辑重音处理需反复练习 [3][4] - 借鉴多艺术门类精华,如跟随昆剧老师学习并研究300多遍京剧电影以揣摩角色气口与眼神 [4] - 提倡"熟戏生演"理念,反对机械复制,主张融合各师所长形成个人表演节奏 [5] 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 - 老一辈艺术家掌握上百出戏的表演经验,新一代演员需通过持续学习激活传统,例如尚长荣提出"尊重传统,激活传统"的实践路径 [5] - 教学方式强调言传身教,资深艺术家亲自示范并拆解角色,如童祥苓对"化装侦察"等台词逻辑重音的逐字指导 [3][4] - 行业鼓励创新表达,演员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需形成个人风格,而非简单复刻前辈表演 [5]
“歌剧之王”多明戈执棒“大师音乐交流会”
北京商报· 2025-07-01 21:02
文化活动 - 2025年6月30日在北京华彬歌剧院举办"当东方遇见西方"大师音乐交流会,展示高规格艺术水准与文化内涵 [1] - 活动包含中外艺术家同台演出,如多明戈与中国青年艺术家王传越、马飞合作演唱,刘诗昆与7岁爱徒陈玥伊合奏《和平的天空》 [2][5] - 泰国艺术部表演团体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剧,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5] 演出内容 - 音乐会曲目涵盖东西方经典如《黄河颂》《今夜无人入睡》,以及现代京剧选段《智取威虎山》《沙家浜》 [7] - 京剧名家赵葆秀、胡文阁、张建峰、裘芸等参与演出,展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传承 [7] 主办方规划 - 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表示将持续举办高规格创新演出,并向公众开放 [7] - 基金会通过文化精品推动国际交流,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 - 7月1日将在华彬生态园举行2025夏季音乐会,并公布表演曲目 [7]
让“梅花”绽放在观众的心坎里(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梅花奖评奖改革 - 国家级戏剧评奖强调戏剧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推动戏剧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2] - 评奖活动汇聚17位演员和13个戏剧门类,重视保留剧目并接纳民营剧团 [2] - 评奖拒绝功利化作品,避免"评奖即封箱"现象,传递行业改革信号 [2] 戏剧艺术的本体坚守 - 戏曲艺术的核心特征包括唱念做打、声腔韵律和写意美学 [2] - 行业曾出现盲目追求舞美大制作、泛剧种化等问题,导致审美迷失 [2] - 本届评奖以"坚守戏剧本体"为准绳,传统剧目占比最大 [2]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 秦腔《焚香记》等作品赋予传统戏曲当代表达,兼具古典与现代审美 [3] - 昆剧《烂柯山》等加入契合人物的表演技巧,并从当代视角解读心理 [3] - 台州乱弹折子戏以"一桌二椅"为基础创新,融合传统虚拟性与极简艺术理念 [3] 人民性与市场生命力 - 评奖强调"人民性",要求获奖剧目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生命力 [4] - 舞剧《朱鹮》11年演出400余场,话剧《四世同堂》15年演出400多场 [4] - 京剧《林冲夜奔》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体现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 [5] 民营剧团的突破 - 本届评奖首次为民营剧团开放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入选 [5] - 台州乱弹曾停演近30年,新剧团通过"民办公助"模式扎根市场 [5] - 民营剧团入选彰显评奖改革对戏曲生态多样性的激活作用 [5] 行业生态与价值导向 - 评奖改革重申戏剧的最高价值在于服务人民,需尊重艺术规律 [6] - 强调"十年磨一戏"的工匠精神,推动艺术精品深入人心 [6] - 改革力推民营机构与稀有剧种从边缘走向大众视野 [5][6]
重视一剧之本 突出表演中心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概况 -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第二十六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在上海评出,上海歌舞团演员朱洁静获奖并发表感言 [1] -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我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本届经过严格筛选,17名演员进入终评,最终15名获奖 [1] - 获奖演员来自13个省份,涵盖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等11个戏曲剧种及话剧、舞剧等表演艺术门类,年龄最小的仅31岁 [1] - 终评活动包括17场演出、30余场演前导赏和3场城市快闪等,持续半个月,上海"全城有戏" [1] 评奖机制改革与创新 - 本届梅花奖首次开辟民营剧团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进入终评并获奖 [2] - 鼓励未曾获奖的地域、剧种演员参评,重视戏剧门类的多元性、地域的广泛性、剧种的多样性、行当的丰富性 [2] - 曹禺剧本奖开通个人申报通道,收到个人投稿7部,首次有澳门作品获奖,台湾(与大陆作者合作)作品首获提名 [2] - 评奖持续深化机制改革,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两新"戏剧工作者发展,推出剧目展演、演前导赏、主题研讨会等活动 [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本届梅花奖是自1983年设立以来首次落地上海,观众热情高涨,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开启终评大幕 [1] - 中国剧协强调文艺工作者要重视一剧之本,突出表演中心,以评奖办节为龙头,促进出人出戏,构建健康戏剧生态 [2] - 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和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实现艺术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2]
《智取威虎山》拉开梅花奖终评大幕
解放日报· 2025-05-09 09:31
中国戏剧梅花奖概况 -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在上海大剧院开幕,由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蓝天主演《智取威虎山》拉开序幕 [1] - 17名来自11个戏曲剧种和话剧、舞剧等艺术门类的演员在上海进行17场展演,最终差额评出15名获奖者 [1] - 获奖名单将于5月21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的颁奖晚会中揭晓,这是梅花奖创立42年来首次落地上海 [1] 参评演员及剧目 - 全国院团上报、各省市剧协推荐共有62名优秀戏剧演员进入初评,包括戏曲51人、话剧4人、歌剧2人、舞剧4人、儿童剧1人 [1] - 经初评评委审看录像,以记名投票方式产生17名演员进入终评,包括戏曲演员14名、话剧演员2名、舞剧演员1名 [1] - 终评演员包括国家话剧院《四世同堂》演员秦海璐、上海歌舞团《朱鹮》演员朱洁静、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演员蓝天等 [1] 梅花奖评选导向 - 本届梅花奖强调回归戏剧本体、突出表演艺术,优先考虑舞台制作坚守戏曲写意美学、服务于演员表演、演出成本低的剧目 [2] - 首次开辟民营剧团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成功入围终评 [2] - 鼓励未曾获奖的地域、剧种演员参评,新疆乌鲁木齐秦剧团演员李敏凭借《焚香记》进入终评 [2] 后续活动安排 - 5月22日获奖演员将进行下基层慰问演出 [3]
张园看“梅”,艺术在生活中绽放
解放日报· 2025-04-27 09:30
记者 诸葛漪 "朱洁静哎,是朱洁静!""海报上写的是什么?梅——花——绽——放——"4月26日,茂名北路人 头攒动,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绽放在上海"活动走入"海上第 一名园"张园。梅花奖参评演员朱洁静率先登场。参评演员蓝天、刘李优优、鲍陈热、季春艳、尹春 媛、周帆,特邀嘉宾"二度梅"得主华雯与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罗晨雪,身着华美戏服或礼服,依次在二 楼阳台亮相,随后移步一楼表演,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来到张园,好像让角色回到生活、回到自然。"上海歌舞团演员朱洁静在张园演绎参评梅花奖剧目 《朱鹮》片段,"我与观众们一起游走,伴着音乐随性而舞,在张园感受着上海的风貌、四月的微风。 小小的心动瞬间让我觉得上海很美好。" 结束快闪,朱洁静下午参加了上海市剧协与市艺教委合作的直播课,为《朱鹮》做导赏,"今天是 我走下舞台,与观众面对面的一天。'梅花'在生活中绽放,观众在家门口能欣赏到全国这么多优秀艺术 家的作品。我们作为从业者,也通过梅花奖打造的平台,了解今天中国舞台戏剧发展,思考未来怎样创 作更多更好作品,回馈社会,回馈这座城市的观众。" 上海京剧院演员蓝天戴着军绿色针织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