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制冷剂 R22
搜索文档
巨化股份20251024
2025-10-24 23:0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制冷剂行业,特别是氟化工领域,涉及二代制冷剂R22、三代制冷剂R32以及四代制冷剂等产品[2] * 公司为聚华股份,是制冷剂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在R32制冷剂领域占比45%[4][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32.51亿元,同比增加160%[3] * 第三季度实现收入和归属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加182%,但环比小幅减少约3.6%[3] * 业绩环比下滑主因是非直连业务、化工PPA业务表现不佳以及GDP增速放缓,同时公司进行了大修,调整检修时间以适应市场需求,影响了产量和销售[2][4][5] 制冷剂市场现状与价格分析 * 二代制冷剂R22价格回落主要因淡季企业备货以及配额管理,需求下降也因配额供给减少及维修市场需求减弱[7][8] * 制冷剂品种间价格差异巨大,由功能性特征和市场供需决定,例如21年的134价格涨了8万,而22年的涨幅仅为两三万,配额调整不会导致不同品种价格接近[12] * 公司认为三季度市场韧性较强,为四季度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情况相比去年有所改善[6] 未来需求预测与行业趋势 * 2025年配额分配已有进展,部分企业即使有配额也无法使用[10] * 预计2026年R32制冷剂需求将持续增长,维修市场也会成长,空调主力产品多采用R32,其供给量和持续性不容置疑,替代产品尚未出现[10] * 2026年各大空调企业预计投产几百万台套,每家企业可能需要几千吨甚至上万吨制冷剂,总需求量将达数千吨[11] * 长期行业前景乐观,新能源车型增加及维修周期缩短支持行业发展,行业集中度较高[13] 配额管理的影响与策略 * 配额调整比例放大需谨慎,若某些产品(如125)过多调整可能导致供应紧张,需合理安排以确保行业有序运作[14][16] * 2025年配额管理的特点是转移而非增发,由行业自行安排,企业需根据市场需求、品类结构及产能结构等因素调整策略[16][19] * 企业申报时间为4月和8月,公示时间为6月和10月,各企业独立申报,结果在11月公布[17][20]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四代、三代智能机、ZD、Z1和YF5等,其中YF5需求较大,公司正扩建装置至1万吨产能[22][23] * 四代智能机价格较低(约4万多元)但性能不一定优于三代(价格高达7万多元),且存在可燃性等安全问题[22][25] *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研发费用,筛选了数亿个化合物以确定商业化品种,并关注专利布局以避免技术被"卡脖子"[24][27] 全球战略与环保方向 * 全球南方战略要地重要性高,公司出口排产减少,基地建设转向国外,更多出口品将用于国外市场[15] * 公司注重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去除制冷剂中的氯成分),积极响应"三零方案"[26] * 行业发展方向包括提高智能机竞争力、稳健前行及优化产业结构[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了市场掌控能力,并预计未来会进一步提升[6] * 企业应以乐观心态看待政策变化,关注市场动态及内外贸情况,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调整[18]
四季度化工行业投资机会探讨
2025-10-24 23:0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主要为化工行业下的制冷剂细分领域,并延伸至液冷技术上游材料(如氟化液)以及天然气和原油市场 [1][2][3] * 涉及的公司包括制冷剂领域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以及天然气领域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九丰能源、新奥股份、新天然气 [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制冷剂市场 * 二代制冷剂R22价格因空调淡季下跌,从约3万元跌至1.6-1.8万元/吨 [1][3] * 三代制冷剂价格坚挺,R32因性能优越价格突破6.3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万多元/吨,R134a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报价约5.3万元/吨 [1][3][4] * 三代制冷剂短期内难被四代替代,主要因四代制冷剂性能相对较差且生产成本高 [1][5] * 2026年三代制冷剂配额设定征求意见稿变化不大,同一品种年内累计调增量从10%调整为30%,但对行业整体影响有限,因主流品种开工率高,调整余量小 [1][6] * 四代制冷剂或因年内配额用尽面临供给短缺,可能导致价格上涨,海外客户可能提前备货推动年底价格上涨 [1][10] 液冷技术与新材料 * 液冷技术上游市场趋势显著,氟化液因绝缘性、导热性、低毒性及流动性优秀,非常适合作为静默式液冷介质 [1][7][8] * 液冷技术目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但下游应用快速发展,未来需求预计将迅速爆发,相关公司已进行技术储备和产能布局 [1][9] * 氟化液应用的主要障碍在于当前价格较高 [1][7][8] * 长期报价模式可能从季度转为月度,提升价格涨幅和业绩兑现的可视性 [1][7] 能源市场(原油与天然气) * IEA预测2025年原油需求增量下调至70万桶/日,较上次预测下调40万桶/日,主因宏观经济低迷及交通电气化 [1][11] * 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长300万桶/日,供需可能过剩190万桶/日,对油价形成下行压力 [1][11] * 全球原油库存显著增长,海上浮仓库存增加1.02亿桶(相当于340万桶/日),为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1][11] * 美国天然气期价环比下降8.6%,欧洲天然气期价环比下降1.7%,欧洲库存容量截至10月15日达83% [12] * 国内天然气需求缓慢修复,1-8月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0.8%至2832亿方,基于极寒天气预判(拉尼娜现象概率达71%),冬季需求及气价或有更好发展 [12][13]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第四季度化工行业的重点关注方向是制冷剂和天然气 [2] * 在投资推荐上,除制冷剂和天然气上游龙头企业外,也提及掌握资源优势或具有资源释放潜力的公司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