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石墨阳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小摩解读中国电池出口管制:韩企承压,松下豁免,宁德无忧
智通财经· 2025-10-11 21:07
政策核心与性质 - 中国对电池及相关品类的出口管制措施并非全面禁令,而是针对高附加值、高战略意义产品的审批制管控,旨在平衡产业安全与全球合作 [1] - 政策具有前瞻性,主要瞄准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半固态电池领域,而非当前市场主流产品,短期内对常规电池出口无直接冲击 [3] - 政策逻辑是通过管控高能量密度电池及关键材料,保障国内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安全,并维护产业竞争力 [3] 管制措施细节 - 管制措施将于2025年11月8日正式生效,覆盖能量密度大于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配套生产设备,以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前驱体、人工石墨阳极材料等关键材料 [2] - 管制采取审批制,企业出口上述品类需获得官方许可,未纳入管制范围的常规电池产品出口不受影响 [2] 对头部企业的影响 - 宁德时代未受此次管制冲击,因其当前出口以常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为主,未涉及管制品类,被机构列为电池板块首选 [4]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产量环比增长20%,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10%-15%,单位净利润稳定在0.11元/Wh,净利润规模预计超18亿元 [4] - 市场对宁德时代A股偏好高于H股,源于A股估值更具性价比,且能源转型推动的储能需求被视为其中长期催化剂 [4] 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 - 已布局海外产能的供应链企业可通过海外基地规避出口管制,原材料采购与产品交付不受限制 [5] - 依赖国内出口且尚未建立海外产能的中小企业,未来在关键材料采购及技术许可获取上可能面临障碍,需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 [6] 对全球电池产业的影响 - 韩国电池厂商面临直接压力,因其三元正极材料自给率仅20%-30%,高度依赖中国的前驱体和人工石墨阳极材料进口 [7] - 日本松下基本豁免影响,因其通过与住友合作已实现100%关键材料自主采购 [7] - 中国在全球电池核心材料领域占据85%-95%的市场份额,政策可能对全球电动汽车及磷酸铁锂电池生产构成潜在风险,但审批制下大规模中断风险较低 [7] 市场解读与行业展望 - 市场解读趋于理性,共识认为政策本质是规范高价值品类出口而非切断供应链 [8] - 中国五年规划草案中能源转型相关内容将进一步明确储能长期需求,为电池企业提供新增长逻辑 [8] - 中国电池企业在常规品类的全球竞争力未受影响,叠加海外产能布局推进,长期市场份额预计将保持领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