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材料
搜索文档
宝山“先投后股”为新材料产业引活水 将开展“新材料+”行动 抢占介孔材料、固态电池、生物制造等未来前沿赛道
解放日报· 2025-11-14 09:40
园区定位与产业规模 - 互联宝地滨江园由宝钢股份备件仓库改造而成,定位为研发中试环节,关键设备24小时运转,突出安静且高效的研发环境[1] - 园区是宝山区高端新材料产业“一地三园”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运营两年多已集聚一批新材料领域科创企业和研发机构[1] - 2024年宝山区规上新材料企业共170家,产值达1445亿元[1] 高能级研发平台与成果 - 吴淞材料实验室是上海首个以材料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两院院士等顶尖力量,并作为上海国家实验室“3+4”体系重要组成部分[2] - 实验室在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带领下探索介孔材料在能源存储、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2] - 实验室首个转化项目水系电池已落地宝山,并推动硅碳负极、介孔绝热等多功能材料进入产业化阶段[2] - 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吸引复旦系企业如山海氢入驻,该公司专注于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发和膜电极生产[2][3] 产业生态与孵化模式 - 北京市标杆孵化器埃米空间南下与宝山大学科技园合资成立上海埃米三江,落地园区并引入“埃米育材班”实战训练营[4] - 材料行业具有“三高三长”特点,即投入高、成本高、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应用周期长、产业化周期长[4] - 宝山区推出“先投后股”政策,为技术过硬初创项目注入关键资金,在企业市场化融资时再转化为股权,避免过早稀释股权[4] - 商夷科技的高性能柔性传感材料项目入选2025年“先投后股”支持,其止鼾枕已完成小试并计划明年量产[5] 产业链协同与发展战略 - 园区不仅提供灵活租赁和电力扩容等服务,更注重链接企业与宝武需求,加强场景应用对接和研发合作[6] - 埃米三江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完成搭建并获宝山区认定,可帮助科研项目进行产品及市场验证,节省设备费用和时间[6] - 宝山新材料产业格局以先进金属材料为支柱,超碳、超硅等为特色领域,并抢占介孔材料、固态电池等前沿赛道[6] - 下一步将开展“新材料+”行动,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核心,推动“龙头引领+中小协同”和“逆向研发”模式[6]
邦普取得介孔材料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5-27 13:23
专利授权 - 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介孔材料、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710399B 申请日期为2023年04月 [1] 公司概况 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1年 位于宜昌市 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注册资本29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25次 拥有专利39条 行政许可119个 [1] 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1年 位于宜昌市 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注册资本18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16次 拥有专利195条 行政许可305个 [1]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5年 位于佛山市 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注册资本1.327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05次 拥有商标292条 专利2433条 行政许可326个 [2] 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8年 位于长沙市 从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90次 拥有专利2420条 行政许可232个 [2] 知识产权布局 - 四家公司合计拥有专利信息超5000条(宜昌邦普时代39条+宜昌邦普循环195条+广东邦普2433条+湖南邦普2420条) [1][2] - 广东邦普专利数量最多达2433条 占总量的4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