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材料

搜索文档
“天坑”专业大翻身?这些领域成香饽饽
第一财经· 2025-06-26 10:39
作者 | 第一财经 金叶子 2025.06. 26 本文字数:266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造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国"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院。 近日,各省份的高考分数陆续放榜,考生和家长们进入择校选专业环节。在专业选择上,除了考生的 个人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一些曾经被网友们戏称为"天坑专业"(如生化环材)的专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 早已"出坑",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和起薪皆居前列。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材料类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跻身 本科主要专业类的前十,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其实'天坑'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还有一个就是专业要求太高,学起来不容易,而且一些研究型的 工作单位要求博士起步。"一位今年高考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 "天坑"就业率攀升 一般来说,"天坑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不佳、工作环境较差或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这些专业通常 被认为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但被网友戏称的"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更多的是因为学习难度较大、就业要求较 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 ...
产业结构变革让“天坑”专业成“香饽饽”
第一财经· 2025-06-25 21:05
行业就业趋势 - 曾被戏称为"天坑专业"的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就业率和起薪已跃居前列,部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进入本科主要专业类前十 [1][2][3] - 2024届理学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6115元,位列学科门类第三,其中应用化学月收入达6217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均为87% [5][6] - 材料类专业202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6474元,较五年前提升1200元,起薪增幅排名第三 [7] 细分领域发展 - 生物科学领域因AI制药、合成生物、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94笔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519亿美元(同比+26%) [4] - 化学作为工业基础学科应用广泛,功能化介孔材料可应用于电池、生物医疗等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强调其"创造新物质"的特性 [5] - 新材料产业规模达7.8万亿元(同比+13.5%),2024年新增21个工科专业中6个与材料创新直接相关,如智能材料与结构、光电信息材料 [7] 学科交叉与教育改革 - 高校推进跨学科培养模式,复旦大学等设立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采用本研融通机制,院长均由顶尖科学家担任 [9][12] - 人工智能专业2024届本科生月收入6546元,进入收入前50专业,但78%从业者需研究生学历,毕业五年后从事AI岗位比例达1.5%(较应届0.3%显著提升) [10] - 2024年本科专业目录新增29种专业,包括智能分子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国家战略方向 [13] 院校实践案例 - 天津大学成立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首创材料智能技术本科专业,推动研发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7] - 东华大学在智能穿戴、智能纤维领域取得突破,材料学院近年实现本科/研究生全员就业 [7] - 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指出,AI技术应用已成必修能力,否则毕业生面临淘汰风险 [9]
邦普取得介孔材料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5-27 13:23
专利授权 - 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介孔材料、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710399B 申请日期为2023年04月 [1] 公司概况 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1年 位于宜昌市 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注册资本29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25次 拥有专利39条 行政许可119个 [1] 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1年 位于宜昌市 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注册资本18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16次 拥有专利195条 行政许可305个 [1]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5年 位于佛山市 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注册资本1.327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05次 拥有商标292条 专利2433条 行政许可326个 [2] 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8年 位于长沙市 从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90次 拥有专利2420条 行政许可232个 [2] 知识产权布局 - 四家公司合计拥有专利信息超5000条(宜昌邦普时代39条+宜昌邦普循环195条+广东邦普2433条+湖南邦普2420条) [1][2] - 广东邦普专利数量最多达2433条 占总量的4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