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鉴水改革模式
搜索文档
山东在全国首创“以电鉴水”改革,破解农村供水管理难题
大众日报· 2025-11-25 09:07
在广袤的乡村,地下自来水管漏了,如何及时发现?分散于千家万户的供水设施,运行状态如何实 时掌握?那些偏远的村落,是否存在供水盲点?这些"看不见"的难题,长期考验着农村供水的"最后一 公里"。 如今在山东,这些农村供水管理的难题找到了一把跨界解锁的"新钥匙"。通过"水电联动 以电鉴 水"机制改革,水利系统和电力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用一度电的流动,照亮一管水的轨迹, 也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样本。 困境 传统管理模式遭遇瓶颈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农村供水网络覆盖8.6万个自然村,涉及人口7262万人。近年来,随着农村自 来水普及率持续提升,广大农民已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跨越,但传统管理模式的短板也日益凸 显。 地下自来水管网"看不见"的漏损,是供水企业的"运营黑洞"。在采访中,多位基层水务人员反映, 部分地区管网老化,漏水点往往要等到渗水漫出田间或村民报修才能发现。再加上故障排查主要依赖人 工巡检,难免出现排查滞后、覆盖不全的情况。 用水户"看不见"的异常,则是另一个"监管盲区"。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对用水户用水行为的监管多 靠月度乃至季度一次的人工抄表与巡查,数据采集频率较低,难以保障管理的实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