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伊阙佛龛之碑
icon
搜索文档
【文脉华章】习言道 | 这块隋碑,习近平挂念40余年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09:39
文化遗产保护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龙门石窟时提及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隋碑"龙藏寺碑",该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被誉为"隋碑第一"和"楷书之祖" [1] - 1984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国青年》杂志撰文介绍正定时,特别提到龙藏寺碑的书法价值,称其"上承南北朝余风,下开初唐书法诸家先河",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代表作 [3] -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发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本命长生祝延碑"缺乏保护,立即批评并要求整改 [3]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理念,并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 [4] - 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时提出要让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4] - 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指出需激发青少年对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4] 地方实践案例 - 福建三明万寿岩史前遗址面临爆破开采时,习近平同志紧急批示停止爆破,保留远古人类遗迹 [3] - 浙江良渚遗址保护中,习近平同志果断关停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 [3]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时寄语青少年"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4]
天天学习|一方隋碑 何以让总书记念念不忘?
央视网· 2025-05-23 09:11
文物保护与传承 - 洛阳龙门石窟拥有2345个窟龛、近11万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4]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隋碑(龙藏寺碑),该碑具有重要书法文物价值,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代表 [4][6][11] - 龙藏寺碑刻于586年,被誉为"楷书之祖",字体方整清秀,兼具南北朝遗风和初唐书法特点 [6] 历史文物保护措施 - 19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正定期间发现隋碑风化严重,立即要求封存保护,避免进一步损毁 [7][8] - 正定县对古建、古物、古文化遗址划定保护范围并设立标志,系统性加强文物保护 [8] - 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健全保护制度、编写《正定古今》等文献,全面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9] 文旅融合发展 - 隆兴寺经修缮后成为旅游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正定旅游业发展 [10] - 当前中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文旅融合加速,"云游博物馆"成为新潮流 [1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鼓励实地寻溯文化根源,推动文化传播与传承 [12] 文化保护理念 - "知之深 爱之切"体现对家乡文化的深刻认识与深厚感情,是文物保护的思想基础 [11] - 文物保护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从地方实践到全国推广,形成系统性保护体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