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伤口造口护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培养社区“一专多能”护士,上海这10年是怎么做的|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4-22 20:12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通过培养社区“一专多能”护士、建设社区护理中心等举措提升社区护理能力,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和慢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并通过“护联体”提升社区专科护理同质化水平 [1][5][8][14] 分组1:上海社区护理现状与需求 - 今年上海将累计建成132家社区护理中心,超五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下设市级社区护理中心 [1][8] -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平均年龄达85岁,门诊有很多术后康复者、慢病及老年患者,更需要延续护理 [1] - 2024年上海市专科护理门诊接诊患者近120万人次 [2] 分组2:专科护士与社区“一专多能”护士培养 - 专科护士指在特殊或专门护理领域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多地加强专科护士人才培训,国家推动专科护理人才下沉 [4] - 2014年上海启动社区“一专多能”护士培养计划,目前培养人数超社区卫生机构总护士人数的两成(21.4%) [2][6] - 社区“一专多能”护士既精通某项专科护理,又掌握其他护理技术,需承担基本护理工作 [6] - 今年3月上海对专科护士培养提出更高从业门槛并规范执业要求,具备专科执业资质的社区护士数量呈增长态势 [6][7] 分组3:社区护理中心建设与岗位化 - 2023年上海启动社区护理中心建设,2023 - 2024年分别建成36家、56家,2025年计划新建40家 [8] - 社区护理中心设立后,社区“一专多能”护士进入岗位化阶段,服务内容、人员配置、收费标准等有明确规范 [8] - 社区护理中心提供“1 + N + X”服务,应组建综合护理服务团队,人员配备有相应标准 [10] - 社区“一专多能”护士与综合医院专科护士和社区专职护士不同,服务半径逐渐扩大 [11] - 社区护理中心提供多场景服务,包括本机构内及居家、养老院等场所 [13] 分组4:以“护联体”提升社区专科护理同质化水平 - 糖尿病护理、PICC维护和伤口护理是社区专科护理服务能力培养重点,与居民需求适配 [14][15] - 患者选择社区医院进行PICC维护等有费用低、护士固定、更便捷安全等原因 [15] - 以社区护理中心建设为核心的护联体构建,可提升社区护理专科护理能力,促进区域内护理同质化 [15] - 社区护理中心应依托上级医疗机构,承接下转患者并及时转诊有需要的患者,确保耗材选用一致 [16] - 信息互联互通需进一步提升,包括同一医疗机构内不同部门及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之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