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作业熔断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多所小学“无作业日”已实践8年
南京日报· 2025-10-27 10:46
政策背景与演变 - 教育部近期发布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1] - 江苏省教育厅于2017年发布“减负令”,首次明确提出可推行“每周无作业日”[2]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在2021年出台《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指南》,为全市作业改革提供科学路线图,并创新提出“作业免写”制度[2] 学校实践与创新 - 南京市多所学校自2017年起迅速响应政策,游府西街小学、夫子庙小学等率先将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2] - 学校用涵盖体育、阅读、艺术、家务的“自主作业清单”取代传统书面作业,实现从“硬性要求”到“自主选择”的转变[2] -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推出“作业熔断”机制,规定学生作业做到晚上10:30如未完成,经家长签字后可暂停,以保障休息权[2] - 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自2021年开始实施周三无作业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意制作等实践活动[3][5] 实施效果与家长反馈 - 游府西街小学的“无作业日”政策推行近8年,已深入人心,成为师生和家长共同接受的习惯[3] - 政策推行初期面临教师与家长的双重阻力,教师担心教学反馈缺失,家长则担忧孩子“荒废”时间[3] - 有家长反馈,经过4年的无作业日实践,孩子表现出更爱思考、爱动手的变化[5] - 部分家长仍存在焦虑,担忧与其他学校学生产生差距,难掩“不做作业,会不会成绩掉队”的疑虑[5] 教育理念更新 - 教育专家呼吁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指出“无作业日”旨在实现学习与生活的平衡,让家长暂缓辅导作业的压力[5] - 专家强调应拓宽对“作业”的认知,实践活动同样具有教育价值,教育不仅是填满时间,更是点燃内心的火焰[5] - 孩子的成长不依赖机械刷题,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等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家长需掌握教育规律、尊重孩子成长节奏以缓解焦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