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66米深空站

搜索文档
天问二号探星 四川智造护航
四川日报· 2025-05-29 08:29
天问二号任务概述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2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任务将持续至2034年[1][2] - 任务包括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以及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目标[1] - 与天问一号相比,天问二号执行双任务且持续时间更长,技术复杂度更高[2] 测控通信系统 - 佳木斯66米深空站作为主力测控站点,配合其他陆海测控站完成轨道和导航控制[1][2] - 测控系统在火箭发射阶段即开始工作,监测探测器入轨姿态[2] - 深空站具备上行通信(发送指令)和下行通信(接收数据)双重功能[3] - 采用新型测距体制,适用于深空远距离测控场景,能降低距离捕获时间[6][7] 关键技术突破 - 采用66米口径巨型抛物面天线,通过增大口径提升信号接收增益[1][4] - 接收链路采用超低温冷却放大器,将系统噪声温度降至极低[4] - 基带信号处理设备确保信号稳定可靠的跟踪解调[4] - 2022年9-11月已完成星地正样对接试验验证系统匹配性[7] 任务挑战 - 伴飞小行星2016HO3时间长达一年,比天问一号伴飞火星4个月显著延长[5] - 2034年任务末期探测器距离地球更远,信号强度大幅减弱[5] - 数据传输速率将远低于天问一号火星任务时的直接对地通信速率[5] - 任务包含降落、取样、返回等复杂操作环节,对地面通信系统要求更高[5] 参与单位 - 中国电科十所负责佳木斯66米深空站的研制建设[2] - 测控通信系统涉及运载火箭、发射场、探测器等多个分系统协同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