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工位

搜索文档
在“假装上班公司”,没有人不想上班
虎嗅APP· 2025-03-29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假装上班公司”展开,介绍其兴起背景、不同运营模式及面临的争议,探讨其是噱头还是真需求,以及创业的可行性和前景[2][9][13] 分组1:假装上班公司的兴起与需求群体 - 去年开始“假装上班公司”悄然兴起,为暂时失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搭建临时办公室,有人借此躲避家人担忧,有人重拾职场节奏,还有人将其作为创业计划[2] - 宫正则去年12月开办“假装上班公司”,起初是想用农场为北京暂时失业人群提供放松之地,吸引了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在职或失业及自由职业者,如受房地产下行影响面临失业的建筑行业小伙子[4] - 赵鑫因薪资落差主动离职,不敢告诉家人,开始假装上班,纠结是否继续从事原工作;王宇被裁员后隐瞒事实,起初想休息但越休息越慌乱,投简历也无果[7][8] 分组2:假装上班公司的创业实践 - 李鹏开办沈阳假装上班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多方意见将公司聚焦于宠物、留学和劳务派遣项目,出租工位,称“假装上班”实则“真实创业”,若参与实际项目可解决五险一金和在职证明问题[10][11] - 黎苹在深圳开音乐版权和活动策划公司,出租富裕工位,认为假装上班公司能让求职者保持工作状态,其运营模式类似共享办公,优势是灵活,为失业或暂时gap的人提供过渡办公地点[11][12] 分组3:对假装上班公司的争议 - 章芮认为假装上班公司有坐班要求和班味环境,不值得花钱,她更喜欢在咖啡馆做外贸生意的自由生活;王宇觉得是强加需求,应尽快找工作;赵鑫认为不是长久之计,钱应用于学习找新工作[14][15] - 南京天韵国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调查显示,21%的人想来考公考研,58%的在职人士或自由职业者希望借此学习或交友[16] 分组4:假装上班公司的创业前景 - 蒋欣润的公司成立假装上班之摸鱼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做成互联网资源互换平台,孵化IP并举办讲座,吸引四十多人办公,网络粉丝群六百多人,公司承担水电费,不构成负担[18] - 张梦铭想开假装上班公司,但面临资金压力和需求不对等问题,认为可能是伪命题,项目停滞不前,还不认同金融人士“收割”的思路,类似的WeWork面临巨额债务和巨大亏损[19][20] - 宫正则希望假装上班公司开不起来,愿将农场“假装上班公司”的公益性持续下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