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制品(无纺布袋

搜索文档
看见美丽中国丨全链条保障“变废为美” 看垃圾分类的“厦门经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8 16:13
垃圾分类政策与实施 -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提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 [1] - 厦门2016年10月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9] - 2017年出台全国首部全链条垃圾分类法规《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9] 前端分类与社区实践 - 厦门将全市小区垃圾投放点从2017年36000个合并至约5000个 [11] - 垃圾主要分类为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 [11] - 金安社区2024年1月将10168吨生活垃圾碳减排量上线交易,成为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 [15] - 社区设立垃圾分类公益馆,1公斤可回收物可兑换0.7元环保积分和0.1元公益基金 [16] 中端运输与处理优化 - 实现"桶车直运",社区生活垃圾直运到末端处理基地 [20] - 厨余垃圾处理厂将垃圾变肥料,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焚烧发电或填埋,可回收物发挥剩余价值 [21] - 社区垃圾中转站改造为垃圾分类科普馆、城市记忆展馆等公共空间 [20] 低值可回收物处理创新 - 2022年12月建成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年处理能力3万吨 [23][27] - 分拣中心通过近红外扫描、AI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95%以上分类准确率 [29] - 低值可回收物占厦门其他垃圾20%以上,回收利用率超50%,资源化利用率达90% [29] - 再生制品如1.35个餐盒制无纺布袋、10个牛奶盒做牛皮纸包、10个塑料瓶织再生T恤出口至德国、日本等 [25] 生态效益与社会影响 - 厦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1] - 废弃海蛎壳加工为一次性餐具,旧餐盘铁管改造为座椅靠背,轮胎融入社区成为儿童乐园设施 [33] -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模式被列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边会优秀案例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