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垃圾资源化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该如何制定建筑垃圾的“重生计划”
中国环境报· 2025-06-17 08:30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1] - 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将有效落实 偷排乱倒问题得到遏制[1] - 基本形成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1] 行业现状 -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老旧建筑拆除 新房装修 道路更新等工程持续产生大量建筑垃圾[1] - 建筑垃圾成分复杂难以直接利用 随意倾倒会占用土地资源并造成土壤 水污染[1] - 部分地区存在乱堆滥倒和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1] 解决方案 - 建筑垃圾是宝贵的"城市矿产" 资源化利用是破解处理难题的关键[1] - 需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理顺产生 收集 运输 利用环节[1] - 属地政府与物业协同设置标准化投放点 采用"提前预约 袋装投放 箱体收集"模式可提升前端管理效率[2] - 加快资源化加工车间布局 在建筑拆除集中区域配套破碎筛分设施[2] - 处理能力不足地区可建立市场化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2] - 完善再生建材产品标准 通过政策引导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目录[2] - 落实"谁产生 谁付费"原则 倒逼减量并为资源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2] 行业前景 - 建筑垃圾治理需关口前移至全链条每个环节[3] - 有效治理将实现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3]
中国垃圾,不够烧了
投中网· 2025-06-13 11:00
垃圾焚烧行业现状 - 中国垃圾焚烧厂面临垃圾供应不足问题,平均负荷率仅60%,40%产能闲置[9] - 部分焚烧厂因垃圾不足被迫间歇性停产,如陕西汉中厂运行3个月需停产1个月[9] - 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厂"计划内停运"达83467天次,相当于76个焚烧厂全年停摆[9] 行业发展历程 - 2003年政策转向特许经营和BOT模式,开启行业快速发展期[14] - 2017-2021年平均每年新增103座焚烧厂,2019年河南招标20个、河北37个项目[16] - 头部企业快速扩张:瀚蓝环境日处理能力从3000吨增至14350吨仅用1年[16] - 光大环境2020年日处理能力达13.5万吨,相当于1.2亿城镇居民日垃圾量[17] 产能与市场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近半垃圾焚烧厂(1010家/全球2100家)[11] - 2023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03.5万吨/日,2024年10月增至111万吨/日[17] - 行业集中度提升,形成光大环境、瀚蓝环境等龙头企业[16][1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上海环境首创FAST工艺,将飞灰转化为工业盐和炉渣集料[24] - 头部企业排放标准优于欧盟2010标准,具备全球竞争力[24] - 形成从垃圾清运到炉渣利用的完整产业链[24] 国际化拓展 - 中国企业已在海外投运超50个垃圾焚烧项目,主要布局中东和东南亚[24] - 越南芹苴项目成功示范,改善当地环境和能源供应[23] - 技术优势推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如英国、法国项目合作[24] 行业供需变化 - 从"垃圾围城"到产能过剩仅用十余年时间[10] - 填埋场数量减少,部分城市开始开挖填埋垃圾(如广州开挖350万立方米)[8] - 企业跨区域争夺垃圾资源,出现支付"介绍费"等非正常竞争手段[6] 商业模式演变 - 从单一焚烧发电向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如中山公用收购收集转运企业)[8] - 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商业利益成为持续发展关键动力[25] - 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显示超预期发展速度[17]
2027年底前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4:24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底前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1]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 [1] - 基本形成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 [1] 源头管理措施 - 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和全装修交付 [2] - 将建筑垃圾减量、运输、利用、处置费用纳入工程造价 [2] - 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推进建筑拆除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 [2] - 明确装修垃圾收运管理要求,推动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 [2] 运输监管措施 - 制定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船舶的北斗卫星定位、密闭装置、安全配置等技术监管要求 [2] - 引导运输单位合理配置运力,强化运输行为监管 [2] - 促进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健康发展 [2] 末端处置规范 - 将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2] - 按期完成规划内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任务 [2] - 支持设置临时利用、贮存设施,确保建筑垃圾固定去处 [2] 资源化利用推进 - 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 [2] - 鼓励推行建筑垃圾收运、利用一体化运营 [2] -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认证,明确产品应用范围和使用部位要求 [2] 全过程监管机制 - 建立省级统筹、城市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 [3] - 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工作机制 [3] - 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和处理方案备案制度 [3] - 建设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全过程电子联单管理 [3] - 严厉打击违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 [3] 地方实施要求 - 加快推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地方立法 [3] - 完善建筑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标准体系 [3] - 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建设 [3] - 加大技术和设施设备研发力度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加强治理 让城市建筑垃圾“物有所归”
央广网· 2025-06-11 10:28
政策目标与要求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1] - 政策要求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1] - 政策提出将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高达20多亿吨,部分建筑垃圾缺少利用处置空间[1][5] - 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垃圾减量效果不明显,施工现场管理有待加强[6] - 建筑垃圾运输环节存在车辆缺乏监管设备、违法运输等问题[2] 技术创新与实践案例 - 宁波鄞州区下应街道设置17处具备防雨防渗功能的装修垃圾暂存点,实现分类投放和日产日清[1] - 广州通过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建筑垃圾清运"一键备案"和"一键下单",电子联单数据较整治前增长20多倍[2][3] - 赣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具备日均处理1500吨能力,年生产3000万块环保砖[4] 资源化利用技术 - 工程渣土和干化泥浆可用于土方平衡、道路建设等用途[3] - 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可优先生产再生骨料、再生建材等[3] - 江西企业通过智能分拣和破碎工艺使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5] 管理体系建设 - 政策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施工,将建筑垃圾处理费用纳入工程造价[6] - 需建立从产生到处置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包括源头管理、运输监管和末端处置[6][7] - 强调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治理效率[7]
到2027年城市建筑垃圾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00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丁怡婷)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 筑垃圾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7年, 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 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达20多亿吨。《意见》对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 利用和处置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管理要求。 针对运输监管,要求各地制定完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船舶相关技术要求,明确北斗卫星定位、装卸记 录、数据传输等要求。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运输单位,依法依规吊销其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 末端处置方面,要求各地在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时,根据需要落实建筑垃圾处理设施 用地,确定建筑垃圾利用、处置固定去处。既有设施处理能力不足时,可结合实际制定临时利用、贮存 设施设置方案。 为鼓励资源化利用,《意见》明确,鼓励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培育产业基地和 骨干企业。同时,推广产品应用,完善付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表态,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6:42
医疗健康行业 - 中办、国办将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1]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1] 国际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外贸总值16.8% [2] -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 [2] - 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1.72万亿元,下降8.1%,占9.6%,其中对美出口下降8.7%,自美进口下降6.3% [2] 智能养老产业 - 工信部、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聚焦安全性、可靠性制定产品标准 [3] - 引导行业开发适老化、智能化产品,提升安全可靠水平 [3] 公共服务与住房政策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4] - 支持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4] 汽车制造业 - 工信部加强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重点抽查高关注度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 [5] - 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采取通报、暂停产品公告等处罚措施 [5] 环保与资源利用 - 住建部目标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 [6] 时尚消费产业 - 北京拟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改造升级,吸引国际品牌设立首店及地区总部 [7][8] - 鼓励东城、朝阳等区建设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海淀等区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 [8] 劳动保障政策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标准,制定技能人才分类参考指引 [9]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促进就业 [9] 电商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电商平台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等行为,规范直播动态监测 [10] 体育产业 - 贵阳拟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设立专项资金培育体育品牌 [11]
长沙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清洁电力资源进入千家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09:03
公司运营情况 -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长沙黑麋峰固废处理场是全国唯一获得两个鲁班奖的环保园区 [2] - 公司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近20000吨 污泥1000余吨 日上网电量约500万度 可满足137万城镇居民用电需求 每年实现碳减排超100万吨 [2] - 全厂自动化率达99.8% 基于5G云平台的堆场垃圾视觉检测与溯源技术构建了焚烧垃圾池数字孪生和智慧管理系统 [4] - 各项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最新和欧盟标准 [4] 技术工艺特点 - 厂房内保持负压状态 监测数据直通环保 城管等部门 [2] - 中央控制室对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对外排放物的环保指标等进行监控 [4] - 自动化的大型"抓娃娃机"一次能抓取10吨至12吨生活垃圾投入焚烧炉 一抓垃圾发电量能满足一家三口一年用电 [4] - 分类后的垃圾焚烧热值更高 有利于提高垃圾焚烧炉燃烧稳定性和降低烟气中污染物的产生量 [6] 行业发展现状 - 长沙2024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1.47% 资源化利用率达86.60% 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6] - 长沙将重点聚焦源头减量 回收利用 小区宣传 校园教育和设施开放等关键环节 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