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卫星追踪项圈
icon
搜索文档
郭瑞:与鹿为邻 用科研书写生物多样性答卷
杭州日报· 2025-08-11 10:28
核心观点 -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创新科研监测和物种保护措施 成功推动华南梅花鹿和安吉小鲵等珍稀物种种群恢复 并构建了综合野生动物监测体系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践案例 [3][4][6][8][9][10] 物种保护成效 - 华南梅花鹿数量增长至300余头 较初期显著提升 其中通过2019年启动的野外放归试验已成功放归80余头 [3][4] - 安吉小鲵通过人工干预方法使卵胶囊数量增长35% 2020年实现100尾亚成体野外放归 为杭州地区首次 [6][7] - 保护区发现并发表昆虫新种20余种 尺寸范围从1毫米至1厘米 [9] 科研监测技术 - 独创北斗卫星追踪项圈技术 已为22头梅花鹿佩戴 可实时传输定位数据及自动拍照 [4] - 构建1平方公里至少1台红外相机的全覆盖监测网络 累计拍摄勺鸡、小麂、松鸦、猕猴及蛇雕等多种物种 [8] - 引入声纹监测仪实现360度无死角监听 有效补充红外相机对变温动物及林冠层鸟类的监测盲区 [8] 生态修复实践 - 实施浙江省旗舰物种华南梅花鹿栖息地修复工程 推动种群向外扩散 [3][5] - 通过分子样本分析梅花鹿遗传情况 追踪种群扩散来源 [4] - 每十天半月持续监测安吉小鲵繁殖生态 关键期雪天徒步十几公里保障数据连续性 [6] 社会影响与认可 - 保护区内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提升 2024年上半年临安区受理82起野生动物救助电话 [10] - 科研负责人获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青年科学奖及青年创新小组成员资格 [9] - 项目成果将为2025年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提供杭州故事与中国经验案例 [10]